降低監管壓力 蘋果爆與中國簽密約

蘋果何以能在中國市場「吃得開」?美國網路媒體《The Information》爆料,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於2016年曾與中國政府簽署一項金額高達2750億美元的祕密協議,目的在降低中國監管壓力,以免蘋果在中國銷售產品與服務遇阻。報導並稱,此舉也為蘋果在中國取得無與倫比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路透等外媒引述《The Information》報導稱,協定內容包括蘋果承諾在其設備中使用更多來自中國供應商的零組件,與中國軟體公司簽署協定,與中國的大學技術合作以及直接投資中國科技公司。同時,還包含蘋果承諾幫助中國製造商開發「最先進的製造技術」和「支援培養高素質的中國人才」。

實際上,2016年以來,中國就是蘋果iPhone僅次於美國的第2大市場。報導稱,這很大程度要歸功於庫克。根據蘋果財報,截至今年9月的2021會計年度,蘋果大中華區的營收達到創新高的683億美元,是全年營收的五分之一。

日前,知名市場研究機構CINNO Research發布了2021年10月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銷量排行,排在前5名的分別是蘋果、OPPO、vivo、榮耀和小米,這也是2015年12月以來蘋果再次奪回第一。

《美國之音》引述《The Information》報導指出,當年中國政府認為蘋果對當地經濟貢獻度不夠,因此突然加大對蘋果業務的監管,例如蘋果iCloud數據存儲問題,以及Apple Pay和App Store在中國面臨一系列監管措施。於是2016年,庫克並在首次訪問中國時就簽署了這份為期5年的協議「滅火」。據協議,如果雙方沒有異議,該協議將自動延長1年,直到2022年5月。

報導還指,蘋果在中國的一些策略在美國也遭到批評,對股東隱瞞這筆協議不報,將使庫克更難自圓其說,加上地緣政治緊張關係升高,也預告會在美國國內激起更大的反彈。

實際上,多年來蘋果在中國的巨大成功被認為也一併帶動了中國科技產業鏈的繁榮發展,但也招來了大量對其「賺取巨額利潤」、「態度傲慢」等指責。而常被拿來與蘋果作類比的還有特斯拉,後者是多年來少有的、被特許例外獨資在中國經營、設廠生產的外資電動車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