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風險 需要馬習會創造的兩岸共性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除了兩岸軍事與經濟實力失衡以外,雙方政府的冷淡與社會的敵意,也愈來愈被承認是促發誤判、導致衝突,甚至中美大戰的重要因素。

兩岸權力失衡,是冷戰結束後日益加速的現實。蘇聯解體前後,台灣經濟規模尚達大陸的近5成。至中國經濟規模超越日本之後,大陸經濟體量升至台灣的20倍以上,但2015年兩岸現任元首在新加坡舉行了史無前例的第一次「馬習會」。顯然權力失衡並不等於敵意失控。

之後的「太陽花學運」與香港「反送中」事件,導致了傾向獨立的民進黨二度上台,深化李、陳兩位前總統的台灣定位戰略與社會工程。加上美中進入權力轉移軌道、開打貿易戰,和北京以更加集權的中國特色應對大變局,兩岸不僅官方關係冰凍,社會關係也漸行漸遠。

表面上大家都支持交流,實際上都將社會的往來「安全化」。檯面上台美股市還在歡呼,檯面下「備戰、備荒」在兩岸已是現在進行式。烏克蘭城市戰與黑海無人艇戰例,已經公開搬上台海兵推。加上北韓導彈突飛猛進,給予美國轉化日、韓、菲、澳軸輻體系為準北約的格柵體系(latticework system)以強大動力。

當下的台海和平,一面倒地依賴華府實行對北京硬權力的制衡。雖然美國高官訪華頻次比中方更多,顯示關係仍有一些共性,是管理競爭而非冷戰死敵;中方也提醒要循著「舊金山願景」共識。但去全球化未完成的時代,單靠權力平衡,台海和平極度脆弱。

國際政治的「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神聖同盟、天可汗體系、歐盟、東協甚至二戰戰勝國有其共性,一帶一路與民主峰會也在創造共性。共性的資源可以從各方早前某種共享經驗延伸,甚至也可以用禮尚往來創造。但沒有共性,行為者不僅無法合作,甚至冷戰式的穩定制衡也無法維持。那麼,誤解升高為戰爭,是遲早之事。

從關係平衡來看,馬前總統以個人獨有的高度,竭力延伸辛亥以來兩岸在中國近代史與國共互動史上的「前在共性」,又創意地提醒中華民國的「表述」是必要的即興共性。這是台灣其他受「參選」前景限制的政治家們難以啟動、卻是可以各自開創的長期和平途徑。

必須坦承,台方選舉需要與大陸民族主義形成的慣性,加上華府主導的渴望,使開拓共性的前景不容樂觀。即便馬習會能夠續辦,若無法與「選舉」與「安全化」兩大因素取得協調,台灣的戰略自主性仍極為有限,衝突恐怕是「注定的即興」。(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