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特惠買到賺到? 小心過度消費越買越窮

趁著購物節特惠下單,尤其在通膨水漲船高時,不少人都覺得買到賺到,但實際情況可能不是這樣,很可能都陷入最簡單的消費心理陷阱,美國財經媒體CNBC分析,其實商品打折的頻率遠比想像中常見,在限時折扣時下單不見得比較便宜,甚至會造成過度消費,不但沒有賺到,還越買越窮。

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上網購物總想湊免運,或是對買一送一以及限時特價沒有免疫力。這種看起來買到賺到的消費方式,很可能讓人陷入消費陷阱。

策略服務公司零售策略部主任敏諾:「如果折扣活動具有急迫限時或獨家的特性,這種緊迫感容易觸發消費者衝動的購買欲望,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種新型的衝動消費浪潮。」

消費心理學的招數,絕對不是都市傳說,從一百年前就有業者,利用不同的廣告手法,吸引消費者買單,尤其各種現實或是限量的標語,更是讓消費者覺得非買不可。

記者迪克勒:「基本上科學家團隊已經找到了,如何讓我們花更多錢的方法而且很有效。」

財經心理協會共同創辦人查芬:「尋找獵物的興奮感從遠古時代就存在了,現在無論是線上還是逛實體大型零售商店,這種感覺依然存在。」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調查,去年美國像這樣限實降價的情況,增加了超過七成,整體性降價的促銷也增加了一成五,也就是說商品時常處於打折狀態,並不是非得在限時特價的時候下手,而且在通膨高漲的情況下,優惠價格特別吸引人,也讓人不知不覺跟著買單。

策略服務公司零售策略部主任敏諾:「儘管消費者對價格保持著高度敏感,但他們也為通膨減緩感到興奮,卻仍然保有疫情期間形成的稀缺心理,有些人存在一種囤積的狀態,當他們看到這些優惠時他們會想,你知道的在疫情高峰期間,我需要儲備物品尋找最優惠的折扣,因為並不是所有東西都立刻買的到。」

這樣的消費方式,也導致美國民眾的財務狀況讓人擔憂,根據今年五月份的數據顯示,美國民眾就欠下1.12兆美元的卡債,每7個Z世代消費者,就有一個已經刷爆自己的信用卡,超過半數的千禧世代,沒有把信用卡卡費繳清。

記者迪克勒:「對於Z世代而言,如果他們的信用卡快被刷爆了,這勢必會嚴重影響他們的信用評級,也許他們現在還不太在意信用評級,但好的評級將為未來購車購房或申請貸款,帶來利率優惠等種種好處。」

專家強調,不要受到買越多省越多的心理遊戲影響,可能就是擺脫卡債困境的第一步。

記者迪克勒:「零售商真的已經加大了力度,確保他們能夠清空庫存,所以作為消費者有時就上了零售商的當,就簡單的數學計算而言,無論你看到的是100元打8折,還是50元打8折,它們可能是一樣的,但前者看起來有更優惠的錯覺,當我們在瀏覽網頁或購物時,甚至在我們意識到之前我們就已經中招了。」

消費專家表示,理智消費永遠是上上策,首先就是要區分那些東西是想要,哪些東西是需要。或是用其他消費心理戰術,也能用魔法打敗魔法。

財經心理協會共同創辦人查芬:「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使用現金會更好,因為你實際上是在花費,信用卡或手機付款是如此方便且不真實。」

專家表示,需要購買的商品,確實可以趁特價的時段下單,但同時也要考量自己的財務狀況,才能真的買到賺到。

更多 TVBS 報導
歡慶618!四大超商優惠一次看 取件送50元、消費送咖啡
大陸通縮持續!高價品降價求售 反觀「窮人3件套」泡麵、榨菜、可樂調漲
災後振興!花蓮「購物節」開跑 逾40攤商家開賣
漢堡王最新優惠券快下載!8大夯品買一送一 現省279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