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用塑膠袋擬擴大到傳統市場 攤商:婆媽恐難接受

為了減少購物塑膠袋產生,目前已有公告14類的場所限制使用塑膠袋,預計明年還要再擴大到攤販、傳統市場,早餐店等等區域,納入購物用塑膠袋的限制對象,未來整體的大方向,只要開發票的業者就會納入,不過就有傳統市場攤商反應實行難度高,因為有些魚販、海鮮沒有塑膠袋恐怕難以保持新鮮。

圖/TVBS
圖/TVBS

將紅茶裝進紙杯中,再封上封膜,從2022年開始,政府推動飲料店一次用飲料杯限制,台北市率先實施,今年9月全台飲料店都不可以再提供一次用塑膠飲料杯。

連鎖手搖品牌公關花芸曦:「現在政府推行就是減塑這件政策之後,然後我們有發現說,從禁塑之前到禁塑後,一年的同月的數量其實有減少80公斤。」

根據統計,2020年全台一次用塑膠杯,年用量大約22億個,全台實施後,預估每年可減少7.9億個塑膠一次用飲料杯。而光以單家業者上看,民眾自帶環保杯的比例也有提高,2023年與2024年,一月的使用率增加4倍,就連塑膠袋使用也都有逐步減低。

連鎖手搖品牌公關花芸曦:「實行之後就是店內也都會配合,就是要加購才能拿到塑膠袋,那民眾就是屬於消費行為的改變,再來自備袋子的部分其實有變多,還有自備環保杯的部分。」

記者劉俐均:「來買飲料卻忘記帶袋子的時候,如果有需要,就得自己花錢買塑膠袋,希望用這樣子的方式,能夠提高民眾自備手提袋的觀念。限用塑膠袋的場域,現在也研擬要擴大到像這樣子的,傳統市場早餐店還有攤商,不過在傳統市場推行,塑膠袋減量恐怕有難度。」

婆婆媽媽來到市場,青菜一把一把買,各種菜類分裝不同塑膠袋,或是要買海鮮,為了避免不新鮮,攤商也都有用袋子分裝好,這樣一來一回,塑膠袋就用了好幾個,要怎麼減少,攤商也很頭痛。

圖/TVBS
圖/TVBS

傳統市場攤商:「因為我們也要包袋子啊,必須要包袋子保鮮嘛,如果你沒有保鮮,客人看了那這個,因為海鮮的東西到底新不新鮮,有蒼蠅在飛等等之類的,你突然叫他在傳統市場,拿袋子收兩塊他不願意。」

傳統市場攤商:「那個公有政府辦的那個會好一點,那個都有在推那個減塑的活動,尤其這裡都是婆婆媽媽都年紀比較大,他們一般出來你說要他說真的去,自己隨身帶了好多塑膠袋出來買東西,可能比較難。」

目前已經有公告14類的場所限制使用塑膠袋,預計明年會先預告攤販、傳統市場,早餐店等等區域,納入購物用塑膠袋的限制對象,未來整體的大方向,只要開發票的業者就會納入。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組長李宜樺:「不過我們大概發現還是有六成的,這個購物用塑膠袋,它是來自像是傳統市場夜市跟攤販,那我們如果要進一步的減量的話,可能就要從這個部分看看,有沒有機會來減少納入管制,民眾如果臨時有需要,可能就是要付一元或兩元,過去推動的成果來看,大概可以整體大概已經有減少了,50%的這些購物用塑膠袋的使用量。」

圖/TVBS
圖/TVBS

根據數據顯示,2002年塑膠袋年使用量約有200億個,限制使用之後,2020年約減半到100億個塑膠袋,不過2023年塑膠袋內銷量達20.8萬公噸,比2022年還增加1300公噸,環團也質疑,即便限用塑膠,但垃圾量沒有減少,甚至在塑膠類的比例還提高。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凱婷:「這是我們看台灣垃圾量的一個成長,其實長年下來是沒有下降的,甚至在近五年還突破了千萬的公噸,其中家戶垃圾組成,還以塑膠的類別是各類別成長最顯著的,那政府花了這麼多錢在所謂的末端處理,就是去化垃圾這樣子的作法,其實這樣下來的效果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比如說一些這些未來將要擴大禁限塑的這些場所,頒布這個禁限塑的一個時程以外,如果店家更積極的配合,應該可以去提供一些獎勵的補助。」

聯合國預計今年底就會公布全球塑膠公約,如何讓台灣的減塑接軌國際,恐怕得全民共同努力。

更多 TVBS 報導
尋地球「解方」! 40專家齊探討「限塑」影響
限塑擴大!菜市場、早餐店恐「塑膠袋要付錢」 實施時間曝光
你有這樣的習慣嗎?限用塑膠成果環保循環杯 仍未被民眾接受
洗澡時遭硬物刮到!知名香皂裡竟藏大塊塑膠片 總公司回應了

◤減塑一起做 環保杯這裡挑◢
大容量冰霸杯 超強效保溫推薦
熱銷排名手搖隨行杯 買1送1
星巴克最新杯款 這邊通通有
網推高CP值保溫杯 四季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