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碳高手 浮游生物糞粒可存CO2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聚焦海洋性藍碳研究逾15年,最近證實海洋浮游動物代謝的「糞粒」是主要的顆粒有機碳,可透過食物鏈大量把二氧化碳儲存於深海。洪慶章指出,整體海洋碳移除量占全台年碳排34.5%,這項研究成果已登上國際期刊「海洋汙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並建議若要達到碳中和目標,政府必須重視海洋性藍碳。

研究團隊指出,台灣碳權交易管理辦法8月上路,未來民生消費也會列入碳排放計算。目前台灣碳匯無具體數據,亟需詳查台灣森林、海洋及沉積物中的碳匯能力。

洪慶章研究團隊對台灣「自然碳匯量」展開全面性盤查,發現台灣周邊海洋性藍碳扮演著二氧化碳移除的重要角色。相較於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藍碳才是占地球面積最大的固碳,而真正的吸碳高手,是肉眼看不到的大量海洋浮游生物。

洪慶章說,海洋浮游植物經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接著被浮游動物捕食,代謝成「糞粒」,沉降至海底,可儲存達數十年甚至百年。

洪慶章指出,台灣自然碳匯現況,森林碳匯、海洋沉積物碳匯及海洋藍碳的二氧化碳年移除量分別為2150萬噸、4210萬噸及9680萬噸。其中,海洋碳匯每年移除約占台灣二氧化碳年排放量2億8000萬噸中約34.5%,對台灣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關鍵作用。

台灣距離達成淨零排放,仍有約1億6000萬噸二氧化碳的缺口,應加強對台灣陸地與海洋碳匯的實地測量,且需要更多的研究船來協助,同時加速採取去碳化能源策略,如減少使用石化燃料,及推廣電動車、再生能源及氫能技術。

洪慶章強調,未來政策應納入更多創新技術,如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存儲、造林、森林復育、生物炭、大型海藻養殖及海洋鹼度添加等,以有效達成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