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無數家庭把淚流乾 靖娟基金會林月琴:把政策補起來,多保護一個孩子就值得【NPO 進國會】

林月琴是誰?」2023年11月15日下午,電視螢幕、手機即時新聞都跳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出爐」的通知,不少人都在搜尋,出列名單第一位的林月琴究竟是何方神聖。

總穿著黑白灰、偶爾披條素色披肩,身高158公分的林月琴,站在人群裡不算顯眼,發言卻充滿力量,讓人無法忽視。親子天下記者初次見識到其氣場,是在談幼兒教室安全疑慮的記者會上,她切換一張張教室圖片,說明安全問題,條理清晰的呼籲政府「不該放任業者漠視幼兒安全」,也提醒家長如何保護兒童權益。

她總是積極溝通事實和對策。每回記者臨時約訪,想請教即時發生的交通安全、幼兒不當對待、違規幼兒園記錄等問題,只要涉及兒少安全與權益,林月琴從未拒絕,也總侃侃而談,經常在採訪最後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現在得去開另一個會議,但這個議題很重要,我想再講5分鐘⋯⋯」

過去比林月琴被大眾所知悉的,是擔任長達21年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下稱靖娟基金會)執行長。靖娟基金會是台灣唯一以兒童安全為宗旨的非營利單位:長期進行兒童安全研究,推動交通、遊戲與居家安全,也成立OK繃兒童服務中心,協助因為事故、不當對待事件,而導致身心受到傷害的孩子與家庭。每當兒童相關事故發生,林月琴總是那一個代表靖娟基金會,站出來接受諮詢、採訪、協助爭取兒童福利的人。

投身社福工作30年 支持受傷家庭

林月琴是靖娟基金會第一位員工。1994年,為了紀念在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喪生的老師林靖娟,靖娟基金會成立,林月琴帶著一位兼職會計、僅40萬的預算,像摸著石頭過河,從頭開始了解並推動兒童安全議題。「一開始要去找錢、來辦活動宣導,」她回憶,基金會一度窮到必須自己借錢填資金缺口;有時辦活動、處理個案,忙得沒時間回家,就與志工夥伴一起在辦公室打地鋪過夜。

30年過去,如今靖娟基金會的員工從最初的1.5人,因為開設非營利幼兒園,成長至約200人,做政策研究與推動議題的夥伴其實沒有增加太多,但台少盟副理事長吳易峰指出,「靖娟基金會為台灣帶來,對於交通安全以及兒童失去生命後,多個家庭的破碎與後續問題的更多關注。」

認識林月琴超過10年的吳易峰形容,林月琴就是「台灣阿信」兼「學霸」,做任何事情總是很堅持、能夠忍受來自外界的誤解與批評;她讀兩個碩士、獲得警察大學犯罪防治所博士學位,「很有韌性、很努力為了兒少進修專業知能,」吳易峰觀察。

為什麼能在基金會一待就是30年?林月琴喜歡小孩、在意兒童安全與福利,與童年記憶有關。出生苗栗客家家庭的她,有1個哥哥、7個姊姊;雖然是備受爸媽哥姊寵愛的老么,但與哥姊們有著17到5歲的年齡差距,讓她與總是和手足「玩不起來」、一度缺乏玩伴,「知道家人愛我,但還是會有點孤單,」直到相差7歲的姪女出生,終於讓她有了小玩伴。照顧姪女的經驗,讓她更確定自己喜歡小孩;而童年的孤獨感,也讓她在長大後,希望能給有需要的孩子更多關心。

因喜歡小孩、她一度夢想開幼兒園或當老師,最後進入兒福聯盟後又轉戰靖娟。「意外發生,我們要去協助處理家庭與孩子所有的事情,包含醫療、復健、教育、後續官司甚至是諮商⋯⋯」林月琴說,基金會早期主要是議題宣導、服務家庭個案,但個案愈多,她愈發覺,只幫助個案所能造成的改變有限,「我們一直善後,但法規這麼爛,還是不斷有孩子受傷死亡。這樣不對啊!」

林月琴長期關注兒童交通、遊戲與居家安全,曾推動修正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相關規定
林月琴長期關注兒童交通、遊戲與居家安全,曾推動修正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相關規定

林月琴長期關注兒童交通、遊戲與居家安全,曾推動修正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相關規定、為避免兒童墜樓推動修改《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等法規。靖娟基金會提供。

林月琴攻讀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所博士學位,關心青少年虞犯議題。靖娟基金會提供。

推修法預防,因為不願「再出人命才要改變」

林月琴決心推動各種政策修法預防不幸,因為她不願再出人命才要改變。

24年前,一輛載了11個孩子的娃娃車在上學途中,被貨車撞擊,最後釀成3個孩子死亡、4個孩子重傷、4個孩子輕傷的悲劇。林月琴一行人馬上趕到事發地屏東,協助遭遇事故的家庭,「一個孩子身上縫了180多針,有孩子智力受損、身體半邊無法動。早期人命不值錢,11個孩子傷亡最後總共只賠償80萬。」她陷入回憶,「孩子復原需要費用,但沒有人想要那個錢⋯⋯我們覺得,不可以再有類似事情發生。」

每個孩子的傷亡都是整個家庭的痛,不想讓悲劇重演,那時林月琴與夥伴每晚都在開會,想完善娃娃車相關規範。他們請教學者、研究美國事故資料、參考國外的人因工程數據,最後推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則》修法。林月琴說,以前娃娃車座位排列方式為「川」字型,每年都有約48個孩子因為娃娃車交通事故重傷甚至死亡;2002年修法後,座位排列改成「非」字型,娃娃車交通事故兒童人數立刻降為約18人,且多是輕傷。

修法帶來正向影響,讓她深刻感受到「有時制度才能造成改變」,於是持續推動不同修法;如今說來雲淡風輕,但林月琴在過程其實承受不少壓力。她要求娃娃車上應有兒童專用座位時,一度被業者在會議中指著鼻子罵「妳是小女生、不懂這些」;甚至多次收到恐嚇信,警告她跟家人「出門要小心」。

家人會不會擔心?林月琴開玩笑說「怕長輩擔心,我就不要跟公婆講這件事情,」隨即認真道,她不願意讓孩子受到傷害,但當時她只敢告訴先生、兩人謹慎的請保姆協助接送一雙還年幼的兒女上下學,還建立接送孩子的SOP。

面對壓力團體的威脅,林月琴沒想過要打退堂鼓,反而因為感同身受每個受傷家庭的悲傷,想過是否要離開社福領域。楊煥世攝

當受傷家庭在汪洋中的船,推「傷害資料庫 」以利兒童保護

有這麼多辛苦,她是否想過要放棄?林月琴沒有因為威脅而想過打退堂鼓,但她坦言,曾捫心自問「是否離開社福領域,就可以不用看見這麼多悲傷的故事」?

她印象深刻,有天深夜12點多,一位剛經歷喪子之痛的媽媽突然打電話給她,不著邊際的閒聊後,突然問她「大的夾鏈袋要去哪裡買?」她心中一緊,擔心媽媽想拿塑膠袋套頭、隨孩子離開,只好鼓起勇氣詢問原因,「她說,她深夜想起孩子走了、就把孩子的衣服拿出來聞,她想找方法留下孩子的味道。」林月琴如今想起,依舊眼眶泛紅,「這味道可以保存多久?可是,那就是媽媽啊⋯⋯」

感同身受每個家庭的悲傷,讓林月琴想過離開,卻也因為這些故事選擇留下。

她分享,是家長的一句
「你們就像大海當中唯一可以看到的船,
讓我們能夠上船、感覺到有人跟我們站在一起。」
讓她堅持到現在。

因為有上百個社福團體的支持,林月琴出列民主進步黨2024年不分區立委名單第一,將於2024年成為新科立委。

談未來進入立院想做什麼?她分享,落實兒童權利公約、推動企業與政府友善家庭,督促建置完整的「兒童事故傷害資料庫 」,以利推動相對應的立法,都是目標;也期待,關於保障兒童的相關修法可以更快動起來。

也曾有位孩子離世的媽媽告訴她,「我的孩子無法復原,但我希望其他家庭不再跟我一樣。」林月琴回憶,「前陣子,跟我一起奮鬥20幾年的夥伴跟我說:『林姐,有生之年我們能不能看到改變?能不能回應這些家庭的期待?』」她笑著分享,卻不自覺落下淚來。

她說,跨出舒適圈到立院,有些不容易,但夥伴與每個曾接觸過的家庭,都是鼓勵她向前的力量,她想繼續行駛在汪洋中能接起溺水者的船,「我希望這艘船變得更壯大,讓更多人被照顧到。」

小檔案|林月琴

  • 1965年生,輔仁大學社工所碩士、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所博士,育有一子一女。

  • 1994年,進入靖娟基金會。現任靖娟基金會執行長、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理事長、社工師公會理事長、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召集人等,為民主進步黨第11屆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責任編輯:林胤斈)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從特公盟走進立院 張雅琳:爭取兒權,每個人都有機會改變孩子童年【NPO 進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