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萍 種出擁有部落靈魂的茶
工商時報【崔慈悌】 原本在金寶電子擔任採購,因為家中意外,毅然回到梨山的部落繼承茶樹,古邁茶園負責人陳婉萍,從完全不懂茶,到現在連俄羅斯業者都慕名來台下訂,還被農委會選為輔導走向自創品牌的對象,靠的就是對土地的熱愛,與不畏艱難、認真學習的態度。 為了協助國內農產品與國際競爭,農委會結合設計團隊,將具有潛力的小農輔導推廣自有品牌。位於梨山新佳陽部落的古邁茶園,就以保育的種茶概念,及優異的製茶技術獲選。 陳婉萍可不是一開始就懂得種茶,原本只是在台北的上班族,因為98年經營茶園的父親意外過世,身為家中老大的她,決定繼承父志扛起種茶事業。 「當初回去只是基於使命感,等真正接手了才發現困難重重,我看著那片茶園不知怎麼辦。」還好學生時代,每年暑假一定得回山上幫忙,擁有一些基本概念,加上對土地的情感,讓她決定先到茶改場和藥毒所上課。 「我希望保有祖輩尊重自然的精神,因此要知道我給茶樹吃的是什麼東西,不能直接跟廠商訂資材,卻用了自己也不知道的東西。」 從摸索到融入自己的理念,讓她和製茶師傅的對話開始可以共通,也直到這時候,師傅才願意教導她一些製茶技術上的「眉角」,陳婉萍至此才清楚了解─為何台灣的茶葉技術能獨步全球。 她說,全球各地都在搶台灣的製茶師傅,因為台灣茶葉多半屬於半發酵茶,製作非常費工「綠茶只要炒一下就好,紅茶只要放著全醱酵,但烏龍茶等茶葉從輕醱酵到重醱酵都可找到最好的點,拿出最好的茶」。 陳婉萍也將父親和老祖宗的智慧運用在種茶上,她以找水源為例,山上尤其在乾旱時要找水非常不容易,古邁茶園的茶種在 黑森林中,必須在不同地方尋找水源,有時在樹根上有時是在岩石下面。 「這些水源,也許一個下雨或地震就跑掉了,只要跑掉就得再找水,所以不能挖蓄水池,因為水源並不固定。」她秉持祖輩的想法,用自然的方式,將一滴滴水集合成小水窟,再引到小水桶、大水桶、最後引到茶園裡,茶樹都是用最純淨天然的山泉水灌溉,也讓茶葉格外清香甘甜。 但即使茶葉品質優異,經銷商來拿貨還是拚命砍價,讓茶園幾乎無利潤,擔心情況愈來愈糟,陳婉萍決定跨出去,打造自有品牌,並透過茶葉,讓到梨山的遊客也能懂得品茶、了解台灣茶葉的價值,進一步帶動更多人認識這個部落。 陳婉萍除了固定到梨山賓館泡茶招待遊客外,只要到她的茶園,隨時都能喝到好茶,「我們會努力讓大家可以方便的來茶園喝杯茶,品味梨山茶,用五感歷遊黑森林與新佳陽部落,感受自然之美 與部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