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以民歌之名聽老歌,圖的是集體回憶經歷過的美好

大年初八「民歌49高峰會」在台北小巨蛋舉行,上萬名歌迷前往欣賞,堪稱是一場聽校園民歌長大的中年朋友齊聚一堂,一起回憶青春歲月的音樂同學會。包括音樂總監施孝榮在內14位歌手輪番登台演唱,帶來共46首經典歌曲,演唱會最後在台上台下萬人齊唱〈閃亮的日子〉的歌聲中結束。我很好奇,〈閃亮的日子〉也算是「校園民歌」?

1977年就讀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的羅大佑,因緣際會為劉維斌執導的《閃亮的日子》寫了五首歌,這部劉文正主演的電影講述一個沒沒無聞的合唱團力爭上游,但在即將成名之際男主角卻已進入癌症末期的故事。當年電影票房淒慘,上映兩三天就下檔,然而羅大佑包辦詞曲的同名歌〈閃亮的日子〉卻大受年輕人歡迎。隔年劉文正發行的同名專輯《閃亮的日子》也收錄了這首歌,一推出就大賣,後來更成了傳唱校園的經典。

〈閃亮的日子〉曾經傳唱校園,聽起來也有校園民歌的感覺,就算是吧!仔細來看,「民歌49高峰會」的14位演唱者有校園民歌興起之前就出道、參加「金韻獎」而出道、在民歌西餐廳駐唱後出道、校園民歌逐漸式微後才出道的歌手,而演唱的歌曲則有出自「金韻獎」時期、1982年羅大佑推出《之乎者也》專輯以後、甚至1990年代初期的作品。嚴格來說,整場並不全然是由「民歌手」獻唱的「校園民歌」。再想一下,我認為,是或不是,其實也不重要。

坊間各種就歷史背景、發展過程、內容風格等,從不同角度出發探討校園民歌的著作,多以1975年楊弦在中山堂舉行「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並發行《中國現代民歌集》專輯的時點,做為「民歌元年」。1982年羅大佑推出《之乎者也》專輯後,校園民歌開始式微,而1993年「大學城大專創作歌謠大賽」舉辦到第十屆之後,校園民歌的時代也差不多結束。

印象中,1995年我唸大學的時候,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的「民歌20年─唱過一個時代演唱會」應該是「民歌XX」的濫觴。後來這個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發起的演唱會成了系列,接著有「民歌30嘉年華會—永遠的未央歌」、「民歌偶然35年─重聚」、「民歌40演唱會─再唱一段思想起」、「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而施孝榮發起的「民歌高峰會」則從2006年開始,起初斷斷續續,後來幾乎每年都舉辦,直到今年春節的「民歌49」這一場。

這些年來,這樣的「同學會」陸續加上一些像又不像是校園民歌的曲目,但無論節目怎麼安排,總吸引四、五年級和六年級前段班的大批歌迷,許多陪伴長輩前往的年輕人也因此認識甚至愛上這些他們未逢其盛的歌曲。民歌成了一種號召,資深歌迷們藉這樣一場聚會,聽熟悉的歌、看熟悉的歌手登台,不只回憶自己的往事,更與一群人遙想共同經歷過的美好。這讓我想到2003年我在上海做博士論文研究時,訪談的20多位青少年時期生活在上海租界的長輩。

當年我播放幾首歌曲的原版老錄音,包括李麗華以戲曲的嗓音搭配江南絲竹唱的《天上人間》(1941),李香蘭以西洋古典美聲唱法伴著西洋管弦樂唱的《海燕》(1944)、周璇用混合共鳴的細緻嗓音結合爵士樂團唱的《愛神的箭》(1948)。我請他們回憶當年聽歌的心情,並談談歌曲風格有什麼不同。幾乎每位都表示:「差不多啊!都是好聽的流行歌嘛!」雖然明明是三首風格形式截然不同的歌曲,但對長輩們而言,我死板板的分析根本不重要,活生生的錄音讓他們重回「小時候」的「老上海」,這才是重點。

施孝榮在眾人唱完〈閃亮的日子〉後宣布,「高峰會」將在明年「民歌50」之後將劃下句點,歌迷紛紛表示不捨。雖然歌迷們不必太難過,一定還會有各式各樣的校園民歌演唱會,但大家不捨的是這些年已經習慣的這個年度同學會。對千禧年之後出生的年輕世代而言,1990年初的作品都已經算是「老歌」了,以「民歌」之名聽老歌,名正言順開同學會,何樂不為?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