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任何時代的任何作品都可以成為跨域學習的課題

部份頂尖大學教授表示,108課綱實施後進入大學的第一批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變差,並認為這與高中必修課時數大減有關。新課綱無法呈現明顯的量化成果,也沒有具說服力的質化分析,教師與家長的憂心可以理解。但我也關心,各種知識隨時都能查到的時代裡,能跨域整合,在不同情境中運用所學去批判、做決策的能力該怎麼培養。

在深度理解別人之前就聲稱自己有多優秀,是顢頇的自傲。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有一幕,國文老師批評英文單調又麻煩,例如中文「山」字就比MOUNTAIN簡潔。同學問「我」怎麼辦,老師一氣之下要這位喜歡「我」的同學在黑板寫一百遍「我」。今天「見笑轉受氣」的老師不多見,但相信沒有理性解析,就脫口揶揄其他文化的一定還有。

在重新認識自己之前就認定別人有多先進,是無理的自卑。我國三的時候,音樂老師介紹西洋歌劇,談帕華洛帝歌聲宏亮有力時,突然話鋒一轉,盛讚歌劇是很高雅的藝術,不像我們廟口那種咿咿呀呀的歌仔戲,歌聲和樂隊都俗不可耐。今天應該沒有老師會如此鄙視本土戲曲,但我相信不喜愛廟會陣頭聲響,而批評台灣宮廟文化不入流的大有人在。

網路留言因缺乏完整論述空間,一段話常遭斷章取義而上演「一句話激怒某某某」的戲碼。學校課堂不是社交平台,議題需要充分理解與討論,學生未必有足夠知識佐證自己的想法,授課老師的引導相當重要。如同上述例子,漢文與英文有不同的語法結構、書寫形式,西洋古典音樂與漢人戲曲也是全然不同的系統,不探究背景,直接比高低毫無意義。

與其一句話激怒人,不如尋找有趣的觀點來比較,這需要跨領域的學習指引。雖然日前北一女國文老師批評108課綱的新聞熱度已退,但後續十多天各界回響的各類文章,至今仍零星在社群媒體上不斷轉載。我認為其中有兩篇值得提出來做為跨域學習的範例。

旅居瑞典擔任大學講師的吳媛媛在〈如果顧炎武生在歐洲〉一文中指出,顧炎武的筆記呈現的只是儒家歷代先賢的單一觀點,並無個人的質疑與思辨。按她認為,當西方不再只有基督教教義,而再次回到古典時期那種鼓勵對話辯證的開放氛圍時,中國只許讀書人在獨尊儒術的框架裡做學問,只有預設的正確答案而沒有質疑論辯的空間。

林口長庚醫院的許哲綸醫師在社群平台分享他改寫的〈廉恥〉,以學術期刊中「綜論型」文章的架構,將這篇約450字讀書筆記分成前言、文獻回顧、討論、結語、參考文獻等五個部份,並按學術論文的格式標註文中引自他人著作的行文。看似嘲諷搞笑,卻也說明在引文篇幅超過全文三分之二的情況下,札記如何成為一篇期刊文章。

這兩篇都可以延伸出有趣的學習課題,老師可以藉此引導學生,讓顧炎武與各領域展開對話。十七世紀是歐洲發生科學革命,即將開展啟蒙運動的時期,提倡學問要經世致用的顧炎武,跟同時期的西方學者會討論哪些議題?在《日知錄》第三十卷他談天文、曆算、占星,那麼他對天象數術的觀察與西方學者有何異同?其他各卷的條目若要投稿到不同領域的期刊,文章架構、註腳、參考資料該用什麼格式?

這種方式或許更能引起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告訴學生,讚歎夕陽美景要用「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才優雅,說「臥槽,好多鳥,真他媽太好看了」很粗鄙,所以要研讀〈滕王閣序〉。試問,今日有多少人在淡水等日落時會張口誦岀駢文詞句?這不就跟沒有分析比較,直接論斷中英文何者單調麻煩,或歌劇與歌仔戲哪個俗不可耐一樣?

108課綱實施至今,教學現場困境多,考招制度配套不完整是事實,這些都需要主管機關修正調整。基礎學科能力很重要,能自己設定問題,透過跨域思考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重要。〈廉恥〉一文引發的正反兩面論戰,以及眾多由此延伸用來彰顯自己論點的戲謔圖文,就是一種跨域思維的展現。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