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回憶港都基隆的過往,期盼市港再生的未來

一個地方的沒落有各種原因,可能是天然資源開採殆盡,可能是自然環境變遷,也可能是當地物產或服務不再具競爭力。例如,新北市幾個行政區因煤礦停產而導致人口嚴重外移,大稻埕因為淡水河淤淺失去河港功能而不再是政經文化中心,苗栗公館因陶瓷產業外移和農業萎縮而風光不再。面對地方的沒落,政府與民間莫不卯足全力亟思應對之道,找出地方特色,尋覓產業創新機會,以發展可長可久的在地經濟。

我出生長大的基隆曾經是台灣第一大港、世界第七大貨櫃港,因腹地有限且深水港計畫從未實現,其地位逐漸被台北港取代,貨運業務大幅衰退,昔日港口榮景已不復見。為此,2014年基隆開始推動都市再生計畫,期盼基隆能有一番新的風貌。農曆春節期間,「基隆東岸廣場」的產權糾紛鬧得沸沸揚揚,我對事件來龍去脈沒有太多關注,但卻試圖回想這棟樓興建之前這塊地的樣貌,也因此回憶起這個港都的往日種種。

自清代設立海關、興建碼頭,基隆已是對外開放的商港,但要到日治時期展開築港工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從事港區與市區、鐵公路交通建設,基隆才發展成現代化國際貿易港口。再經過美援時期的外港擴建,以及經濟起飛階段進出口貿易的穩定成長,準備出航或才剛靠岸的海員、在岸上為港口忙碌的職工和店家、陸續來此安家立業的百姓,還有基隆人和路過基隆的人與國際的交流,砌成了這一座港都。

我的童年趕上了基隆港增建貨櫃碼頭,貿易量急升的時期,造船、修船、機械、電子、運輸、倉儲、報關等航運相關產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當時雖然進口管制已放寬、出國觀光也已開放,早年因美軍和船員帶貨寄賣而興起的委託行裡,各種舶來品依然光彩奪目。但進入1990年代,貨運吞吐量下降,因港務而繁榮的街市日漸冷清,支援航運的相關產業衰退,工作機會大幅減少。今日36萬人口中每天有超過11萬到大台北地區工作,通勤比例為全台之冠。

為了基隆長遠發展,上述的都市再生計畫透過改造港區與周圍空間、活絡交通建設,諸如拆除火車站前的圓環和天橋、興建國門廣場、改建舊火車站為城際轉運站等,來翻轉城市意象來吸引觀光人潮,也讓在地居民有驕傲感。鬧出產權糾紛的商場,也算是再生計畫的一部分。這裡最早是港務局填海而來的港區停車場,2000年市府興建地上1層、地下4層的公共停車場,因維護不良成為治安死角,經改造增建成為基隆東岸廣場,於2018年啟用。

當然,都市再生絕不只是大興土木來招攬觀光客或舉辦節慶活動,必須發展具地方特色的產業,創造穩定收入,才能讓在地人留下發展,進而帶動人口回流、青年返鄉。近年來,日本因應高齡少子化、地方經濟衰退等困境,提出「地方創生」政策,面對相同問題,我國也宣示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並提出「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基隆近年來除了地方產業轉型,也推動青年返鄉,在餐旅、環保、藝文、教育、公民意識等方面開創新事業。

例如,打造和平島地質公園為永續旅遊島、尋回過去風華的委託行特色商圈市集、廢校的太平國小變成太平青鳥書店、市中心的老宅重生為雨島旅店、漁港旁的五金行化作萬祝號咖啡館等,還有更多成功案例,向移居外縣市的基隆人和在地青年展示著基隆的轉變與機會。地方創生要的不是短暫的人潮與商機,而是能顧及生活品質與生計來源的長遠發展,基隆近年的這些地方創生案做得辛苦,卻也讓回鄉與留鄉的青年以身為基隆人而自豪。

基隆已經在2019年成為亞洲第二大繁忙的郵輪港口,東岸郵輪廣場串接平台預計今年4月完工,屆時火車站、國門廣場、海洋廣場、郵輪廣場、東岸廣場等將完整連結,繼續向市港再生的願景邁進。青年朋友們在他鄉打拼的同時,期盼東岸廣場的爭端盡快落幕,畢竟這座從陰暗停車場重生的建物是令基隆人驕傲的地標。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