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期待新內閣教育團隊對偏鄉小校新作為

立法院這個會期延長到7月16日結束休會後,立委就要放「暑假」去,暑假結束後,9月再回立法院報到,準備新會期開議。然而,9月開學後國內有些國小學童將無法回到自己的學校,有多個縣市的國小要停辦,他們只能轉到鄰近其他學校。今年初媒體對個別縣市的狀況陸續零星報導後,《親子天下》進一步調查發現,113學年全台將有18所國小走入歷史,是近十年來最多。

這些分佈在桃園、苗栗、南投、台南、高雄、屏東、澎湖等縣市的18所國小,112學年全校學生多的還有30幾人,少的只剩下10幾、甚至不滿10人。這些國小有13所是因為招不到學生而走向廢校的命運,而大家都明白,根本原因是少子化和人口外移的結構性問題。即便其中有4所是因桃園航空城計畫、1所是屏東科學園區設立,土地被徵收才要廢校,但這5所學校中,人數最少的桃園市沙崙國小僅有13人,最多的屏東縣凌雲國小也不過79人。

偏鄉地區,生源不足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但是否因為人數不足就一定要停辦?按教育部《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合併或停辦準則》規定,只要新生或各年級學生有1人,學校就要開班,地方主管機關不得規定學生達一定人數才能成班。此外,同一鄉鎮只有一所國中或國小,或學生通勤到鄰近其他學校就讀有重大安全顧慮,就不得停辦,除非學區內完全沒有適齡學童,或達半數有選舉權的在籍居民書面連署同意。

日前監察院提剛出一個國小停辦的糾正案。去年彰化縣政府考量大城鄉潭墘國小未來新生人數可能不到10人,因此審議通過112學年度起停辦,為此村民組成的反廢校聯盟提出行政訴訟,目前還在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審理中。監委調查,認為縣政府只以招生不足為主要考量,在沒有與校方和居民妥善溝通,尋覓轉型發展之道的情況下,剝奪了小型學校多元發展的機會。但就算監察院提了糾正案,潭墘國小廢校已成事實,停辦前的29位在校生已轉到鄰近學校。

賴清德競選時提出的「投資未來世代」政見中,強調每個孩子都要有多元均優的教育環境。那麼,面對學校關門的偏鄉小校學童呢?眼下無論「0-6歲國家一起養」的補助再怎麼優渥,生育率可以逐漸回升,甚至讓更多青年返鄉,但在有更多孩童進入小學前,恐怕有不少國小真的會因為沒有足夠適齡學童,辦學困難而走上廢校一途。

為了避免地方政府只朝著退場的方向走,上述教育部頒訂的《合併或停辦準則》中也提出經營小校的其他方式,例如混齡編班、混齡教學,或是將學校委託私人辦理。隨著「實驗教育三法」通過,這幾年也陸續有面臨廢校危機的偏鄉公立小校成功轉型為實驗小學,有的是校長帶著校內老師們一起推動,如台東縣卑南鄉的富山國小發展成國際教育雙語學校,有的則是校長爭取民間機構合作,如基隆市瑪陵國小轉型為生命教育主題探究統整課程的實驗學校。

一些原本遲早可能要停辦,或是人數過少而使校務運作困難的偏鄉學校,在轉型為實驗學校後,不但學生人數增加,甚至還吸引家長送孩子跨區就讀。這看似個轉機,具特色的實驗教育能提供偏鄉學童多元學習的機會,也吸引認同這樣理念的其他學區家長送孩子過來,甚至成為吸引青年返鄉的部分誘因。然而,偏鄉小校在課程、師資、校務上,是否都具備轉型為實驗學校的條件?在地居民是否有意願參與?如何參與?

5月31日立法院將進行施政報告及總質詢,屆時各部會首長也會列席備詢。新內閣的教育團隊中,政次葉丙成多年來推動創新與實驗教育有成,偏鄉小校的問題或許不會在這個會期的施政報告與詢答中提及,但接下來對小校的存廢與轉型會有什麼新作為,值得期待。賴清德任台南市長前間,曾宣示不廢校的施政理念,就任總統之後,要怎麼實現「投資未來世代」的政見,讓偏鄉小校的孩子也有多元均優的教育環境,靜待新內閣的教育團隊提出對策。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