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歌唱不好或直笛吹不好一樣也該享受音樂課

朋友的孩子音樂課直笛考試沒過,被迫留校練習而抱怨不已。更糟的是,學校每學期都有直笛比賽,吹不好的同學也要參加,這讓他甚至痛恨音樂課。朋友問老師為什麼要學直笛,老師說因為便宜,朋友心中嘀咕,那唱歌不是更便宜?然而在我看來,對天生音感極差,唱一首歌會無意識升降Key多次的孩子來說,唱歌考試也不容易通過吧?若連直笛吹不好,歌也唱不好,是否音樂就當掉了?

唱歌和吹直笛真的一度是音樂課的核心。台灣的國小音樂課最早就是唱歌,後來加入樂器演奏,最終再以直笛為必修樂器,直到108課綱上場,才不再規定必修樂器。

日治時期台灣設立西式學校,與傳統漢人私塾不同,學習科目包括體育、美術、音樂等今日來說屬於非「考科」的課程。音樂課當時稱為「唱歌」,中低年級教唱單音歌曲,高年級則開始學習聲部合唱。這源自日本教育家伊澤修二自美國引進日本的唱歌教育,1895年他被任命為台灣總督府首任學務部長時,將唱歌排入台灣的小學課程。

伊澤赴美留學期間,認識到唱歌可以健全學童身心、培養高尚情操、傳遞音樂知識,是全人教育的最佳方法,所以返回日本後大力推廣。大家都有在浴室唱歌的經驗,一般人通常是唱到忘詞而繼續哼唱旋律,鮮少人是忘了旋律而開始朗誦歌詞的吧?旋律的記憶度比文字高,所以就教育的立場來說,用旋律承載歌詞來學習生活紀律、倫理道德,遠比直接背誦教條文字來得有效果。

日治時期課堂上教唱的歌曲,也包括填上日文歌詞的歐美歌曲如〈螢の光〉、〈埴生の宿〉(華語版就是〈驪歌〉、〈甜蜜的家庭〉),許多當年曾上過公學校的長者至今仍相當熟悉。電影《海角七號》中,茂伯在演唱會用月琴彈奏〈野玫瑰〉,阿嘉接著唱出中文版的歌詞,中孝介出場再跟著唱出日文版,動人的場景讓人記憶深刻。這一幕呈現了當年唱歌課的深遠影響,即便年過花甲,茂伯依然記得兒時學過的歌曲。

國民政府來台後,國小音樂課除了唱歌之外,又加入了樂器演奏,並在1962年正式納入課程,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國中音樂課也將培養樂器演奏技能納入課程目標。最初並沒有特別規定要學直笛,1975年《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將直笛排定為國小中年級應學習的樂器,1983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也將直笛的個人吹奏和合奏納入音樂課。1993年教育部明訂直笛為國中小必修樂器,至此,所有中小學的孩子都要吹直笛了。

樂器演奏可以培養創造思考的能力、培養耐心與自信心,以及對音樂藝術的鑑賞力,因此列入學習內容。而選擇直笛是因為容易吹奏,且樂器形制適合學童的手形與指幅,可以獨奏也可以合奏,甚至組成規模較大的樂團。此外,直笛構造簡單且為塑膠材質,保養容易,價格便宜。從教師的課程經營、學生的學習成效、家長的經濟負擔三方面來說,直笛還真是國民義務教育中音樂課的理想選擇,是三贏的樂器。

然而,直笛演奏除了指法正確並按緊音孔之外,還必須適度控制氣流,才能吹出正確音高。對於手指不靈巧、音感不精確的學生來說,再怎麼苦練成效都有限,灰心沮喪之後就是厭惡。108課綱施行後,國中小音樂課的學習重點雖仍包括樂器演奏,但直笛不再是必修樂器,老師可依學生興趣、學校與地方特色選擇學習的樂器。即便如此,不少音樂老師還是選擇這件三贏樂器做為樂器教學的項目。

108課綱強調學生適性學習,不再硬性規定非學會什麼樂器不可。直笛考試多次沒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尋找替代方案,家長擔心抱怨之餘,也該建議孩子主動跟老師討論,爭取以其他樂器或形式來評量學習的成果。雖然音樂老師不是唱片公司製作部,不可能為每個學生量身打造專屬計畫,但協助學生找到發揮自己音樂潛能的學習與評量方式更重要。歌唱不好、直笛吹不好的學生,或許歌寫得很好、鼓打得很好,或許只是其他音樂專長尚未被發掘。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