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遙想一段台灣與沖繩交流的往事

日本一直是台灣民眾最喜歡旅遊的國家,其中最愛造訪的地方,沖繩絕對排得上前十名,難怪有人笑稱在沖繩街頭遇到的台灣人,比墾丁大街還多。故宮博物院自2017年起,每年10月都在南部院區辦理「亞洲藝術節」,聚焦特定亞洲國家,規劃整個月份的系列活動,今年推出的是「日本沖繩月」,這將是民眾深度認識沖繩的好機會。

沖繩縣由沖繩本島和眾多離島組成,是離台灣最近的日本國土。來到此地,一下稱沖繩,一下又提琉球,兩個名號交替出現,這一切都是歷史的糾葛。這裡曾是古代富庶的獨立國家—琉球王國所在地,琉球王國是明清兩朝的藩屬國,十九世紀中後期經過一連串政治軍事角力後,最終這一片海域與眾島嶼成為沖繩縣,納入日本版圖。

台灣民眾前往沖繩,或參訪琉球王國的史蹟文物與沖繩的傳統文化,或探索戰後美軍託管期間的歷史事蹟和當代文化,或享受在地美食與觀賞美景,但鮮少有機會認識台灣與沖繩過去的連結。正因為沖繩離台灣很近,日治時期即有這一區域內八重山群島的漁民來台定居,在基隆、花蓮形成琉球聚落。他們與當地台灣人互動密切,這算是近代台灣與沖繩交流的開始。

日治時期在今日花蓮港附近曾有個「琉球村」,原本是琉球漁民的小聚落,後來陸續有更多琉球人、龜山島漁民、其他各地漢人、原住民移入,整個漁村發展起來。1931年花蓮築港工程開始,琉球漁民還曾受雇潛水偵測海底水文,1939年完工後日本當局引進更多琉球漁民指導漁業相關技術,漁村規模擴大並納入港區。

而在基隆也有來自沖繩的漁民移居到今日的和平島,在這個當時稱為社寮島的西南側逐漸發展為當地人所稱的「琉球仔埔」,他們將捕魚、造船、修繕漁具、天象海流等各種漁業技術傳授給當地居民。根據戶籍資料,1920年代社寮島上以約有300名琉球人,1930年代超過100戶人家,除了從事漁業,也開設雜貨店、餐飲店,是當時台灣最大的琉球人聚落。

基隆和平島公園的琉球漁民慰靈碑。圖/本報資料照片
基隆和平島公園的琉球漁民慰靈碑。圖/本報資料照片

除了來台的沖繩漁民,日治時期也有台灣人赴沖繩開墾。從1930年開始到二戰結束,約有1,200人前往八重山群島中的石垣島,他們引進水牛耕作技術,還種植鳳梨,從而帶動鳳梨罐頭產業。戰後多數台灣人返台,但少部分仍留在石垣島繼續耕作。後來鳳梨產業復甦,再次有台灣女工飄洋過海去擔任採收與作業員,直到1970年代這個產業沒落為止。

另外還有一批台灣人也曾在戰後赴沖繩工作。種植甘蔗與製糖是沖繩群島東部的南大東島重要產業,戰後日本經濟逐漸復甦,由於收割甘蔗的人手不足,1967年起就有嘉義大林農民赴南大東島,成為砍甘蔗的移工。直到1972年我國與日本斷交為止,總計有3,371個大林人曾在這個島上工作。這也是一段鮮少被提及的過往。

曾在《八重山毎日新聞》擔任記者的松田良孝,自2000年開始在報上連載1930年代移居八重山群島的台灣人故事,2004年集結成書出版《八重山の臺灣人》(八重山的台灣人)。他接續探索台灣東部和與那國島的庶民歷史,2013年再完成《与那国台湾往来記—「国境」に暮らす人々》(被國境撕裂的人們:與那國台灣往來記)一書,講述兩地居民的交流往來,與那國人怎麼將宜蘭南方澳、台東金樽和成功打造成漁業重鎮。

受《八重山的台灣人》啟發,導演黃胤毓以在石垣島務農的台灣移民與其後代為主要角色,於2016年完成紀錄片《海的彼端》。接著再以二戰前台灣人到西表島開採煤礦的歷史事件為主題,於2021年推出《綠色牢籠》。另外再加上仍在攝製中,以台灣移民後代年輕人在石垣島推廣舞龍文化為題材的《兩方世界》,這三部片將成為講述八重山台灣人故事的「狂山之海三部曲」。

今年10月將登場的「日本沖繩月」預計將邀請松田良孝來舉行專題講座,談八重山的台灣人和他們的後代,並播放紀錄片《海的彼端》,令人期待。未來赴沖繩旅遊時,除了休憩玩樂,我們還可以遙想,曾經台灣與沖繩八重山之間有這麼一段過往。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