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81年前就在重慶某運動場上演奏過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本屆奧運,台灣選手奪金上台領獎奏〈中華奧會會歌〉時,民眾不分黨派或政治立場都是萬分感動,無論是在巴黎現場或國內大型轉播處所,好多人甚至大聲唱起〈青天白日滿地紅〉。大多數民眾都知道,我們只能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持「中華奧會會旗」入場,得金牌時奏〈中華奧會會歌〉。而經媒體報導,大家也明白,這首會歌旋律雖然與〈中華民國國旗歌〉相同,其實另有沒幾個人知道的歌詞。

我高中時代參加管樂社吹小號,當年參與校內外活動,在戶外升降旗儀式中吹奏國旗歌對我來說是日常。後來我才知道,全世界只有中華民國升降國旗時,國旗一定要隨國旗歌升降。《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第11條明定,升降國旗儀式中,「有樂隊或軍號時,得奏樂,或吹升降旗號」。雖然只是「得」,但哪一次升旗典禮中,我們不是在司儀宣達「升旗,敬禮!」之後聽到國旗歌的樂音?

放眼世界,舉行各種典禮盛會、運動賽事時,幾乎會唱國歌,若同時還伴隨升國旗的儀式,則眾人就一邊唱國歌,一邊看著國旗冉冉上升。然而,沒有一個國家像中華民國這樣升旗,先由兩位升旗手以雙手抓住國旗的角落,撐開國旗,待國歌唱奏完畢,再伴隨著國旗歌升旗。全世界近200個主權國家中,有國旗歌的國家只有20個左右,但這些國旗歌基本上只是向國旗致敬的愛國歌曲,只有中華民國的國旗歌是真正在日常用來升旗的。

與其他國家邊唱奏國歌邊升旗的形式不同,中華民國的升旗程序原本就是唱完國歌再升國旗。後來有人倡議升旗的時候也奏樂,1947年行政院頒布訓令,在中央未制定其他升降旗歌曲之前,機關學校與人民團體升降國旗時,應演奏〈青天白日滿地紅〉。沒想到這個命令引起誤解,造成國歌與國旗歌並行,有的機關仍唱國歌,有的單位只奏國旗歌。同年行政院再次解釋,升降國旗「前」應唱國歌,〈青天白日滿地紅〉是升降國旗「的時候」演奏。

然而,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之後,行政院頒布的升降旗儀式相關規定未被確實遵守,民間還流行另一首戴季陶作詞、杜庭修作曲,完全不同的國旗歌。1953年中央部會再次開會研議解決之道。在當時黨國體制下,這個會名義上是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亦即後來的「文化傳播工作會」)召集的一場「座談會」,邀請教育部、外交部、總政治部、內政部派員出席。

座談會雖還有其他議題,但最重要的是,討論升降國旗時是唱奏國歌或國旗歌,或兩者都要,並確定國旗歌的詞曲版本。會後決議,確認升降旗前先唱國歌,進行升降旗這個動作時,若只有軍號就吹升降旗號,有樂隊則奏國旗歌,並由教育部研究應採用哪個版本的國旗歌。後來教育部建議沿用1947年就選定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於是中央委員會第四組便連同前述的決議,一併函請內政部通令實施。

1954年《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修正公告,自此,無論是每日升降旗儀式或各種戶外典禮,只要是升降國旗的場合,就要先唱國歌,再隨著國旗升降演奏或播放國旗歌。若是小學的升降旗典禮,學童甚至還開口唱。而為了確保國旗歌唱奏完,國旗同時升到旗桿頂端或完整降下,負責拉繩的那一位旗手,必須妥善控制國旗移動速度。〈青天白日滿地紅〉旋律共有20小節,所以拉繩次數原則上是20次,且必須視旗桿長短,平均分配每一次的拉動幅度。

1933年教育部舉辦國歌評選,收到超過3,000首曲稿,最後無人入選。黃自作曲的這首〈青天白日滿地紅〉(據研究,歌詞是梁得所原作,戴季陶改寫)雖然也同樣落榜,但獲審查委員青睞而存參,1943年重慶國民政府時期被選為童軍團的體操音樂,最後成為〈中華民國國旗歌〉。當年投稿國歌的落選作品第一次由公部門使用,是做為體操音樂,被指定為國旗歌數十年後,1983年重新填詞成為中華奧會會歌,又成為與體育有關的歌曲。真是巧合。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