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安 陳建光雙胞胎兄弟 先後獲師鐸獎肯定

竹山鯉魚國小的陳建安(圖左)和北市興隆國小的陳建光是雙胞胎兄弟 ,先後獲師鐸獎肯定。
竹山鯉魚國小的陳建安(圖左)和北市興隆國小的陳建光是雙胞胎兄弟 ,先後獲師鐸獎肯定。
竹山鯉魚國小的陳建安和北市興隆國小的陳建光都是科技出身的教育工作者,先後獲得師鐸獎肯定。
竹山鯉魚國小的陳建安和北市興隆國小的陳建光都是科技出身的教育工作者,先後獲得師鐸獎肯定。

南投縣竹山鯉魚國小的陳建安老師,將無限的創意發揮在科技之上,引導偏鄉學童感受科技魅力,獲得112年師鐸獎;而在臺北市興隆國小任教的雙胞胎哥哥陳建光老師,則在都會區帶著孩子說起道地的臺語、玩起傳統布袋戲,也是111年師鐸獎得主,孿生兄弟在教育界以各自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在杏壇傳為佳話。

 

南投縣竹山鎮鯉魚國小的陳建安老師用創意教學來打破偏鄉弱勢的魔咒,成為112年師鐸獎得主。事實上,陳建安老師的雙胞胎哥哥陳建光也在臺北市文山區興隆國小任教,也在111年獲得教育界最高榮譽師鐸獎的殊榮。

 

南投縣竹山鎮鯉魚國小的陳建安老師和臺北市文山區興隆國小的陳建光老師是長相十分相似的雙胞胎,也恰巧同為理工背景出身,兄弟倆還真的在一北一中玩創客。陳建安老師喜歡美術,跟國寶級工藝家黃塗山學習竹編;陳建光喜歡音樂,也師承李天祿大師的亦宛然,兄弟倆都是以科技結合美學與音樂,在不同學校發揮所長。

 

看著弟弟陳建安老師獲得112年師鐸獎,遠在臺北的陳建光老師說,面臨少子化衝擊,人口嚴重外移,南投鯉魚國小面臨廢校危機,但是鯉魚國小的老師在教學現場摸索到可能性,結合地方特色與產業,在課程中發展出具在地特色課程,並結合社區發展與學校願景,並獲得地方與家長認同,學生人數也從廢校危機的20人,達到目前約有3倍之多人數,十分不容易。

 

他說,弟弟陳建安把教育和興趣與同事做出全新可能。自己在教育現場,陳建光老師覺得以一己之力要做到扭轉十分不易,特別讓全校老師和家長,在課程調整找到方向,是眾志成城,是由下而上成為老師家長和社區共同開展出教育新的可能。

 

從科技業轉到教育界,喜愛音樂,也玩布袋戲,專注投入的帶著小朋友講起道地臺語,南投鯉魚國小的陳建安老師說,自己在偏鄉玩科技,哥哥在都市玩布袋戲,但是自己做不到哥哥的熱情與投入。

 

兄弟一前一後獲得師鐸獎,陳建光老師形容,那是一個很奇妙的歷程。像自己熱衷於布袋戲的學生,也帶著學生練習,看到學生在舞台上有模有樣的演出,感動師生和家長,這正是從事教育最令人著迷之處,自己也樂在其中,也帶著孩子成長,並獲得肯定。

 

鯉魚國小的陳建安老師也受到哥哥的感動,從工程師到擔任教職仍能探索自己興趣,並落實在工作之中,一路走來沒有間斷,師鐸獎對他而言,不是任務,而是歷程的總結,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未來要繼續朝向自己目標,共同成就一個更廣更大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