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志醫師專欄〉 轉頭就聽見大象走路 前下小腦動脈環症候群

前下小腦動脈因動脈硬化,向內聽道延伸,未硬化處發生扭曲,血流方向改變,直接灌入迷路動脈,震動耳蝸管,產生搏動性耳鳴。(醫師陳建志提供)
前下小腦動脈因動脈硬化,向內聽道延伸,未硬化處發生扭曲,血流方向改變,直接灌入迷路動脈,震動耳蝸管,產生搏動性耳鳴。(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65歲男子近10年來,右耳老是聽見「噗、噗、噗」的聲響,頻率跟心跳一樣,只要一快速轉頭,更會聽見一陣相當急促的「踫、踫、踫」,持續數秒鐘,宛如大象從遠方跑來,地表在振動。原本以為是心律不整,心電圖及超音波檢查正常,被當作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聽幻覺,服用過抗憂鬱劑,但病症依舊,只能慢慢轉頭,搞到肩頸痠痛。

經轉介耳鳴門診,聽力檢查正常,進一步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右側前下小腦動脈極度扭曲,宛如一支卡在內聽道內的迴紋針,原來是罹患「前下小腦動脈環」,併發陣發性聽覺症候群。

根據解剖學,前下小腦動脈起自基底動脈,在供血給前下方小腦前,會分出迷路動脈,供血給遠端聽神經及內耳。一旦管壁從近端開始硬化,逐漸向遠端延伸時,動脈向內聽道拉長,未硬化處發生扭曲。來自前下小腦動脈的血流,直接灌入迷路動脈,強而有力的搏動,震動耳蝸管內的聽毛細胞,產生聽覺訊號,患者就會聽見搏動性耳鳴。由於前庭及三半規管也可能受到影響,有人會感到一陣一陣的暈眩。

治療此病,有「三高者」,宜先好好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建議長期服用高純度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搭配規律運動,清除沉積於動脈內皮上的脂質,避免動脈繼續硬化。症狀嚴重時,可以服用乙型受器調節劑,直接減少動脈搏動。另外,接受物理治療,例如頸部牽引,可把部分的頸椎內動脈拉進頸椎內,改變基底動脈位置,把前下小腦動脈從內聽道拉出,改變扭曲點,消除搏動性耳鳴。

睡眠不足或安眠藥戒斷者,大腦一直處於活躍卻失調的狀態,失去抑制體內聲音的功能,而聽障者,由於腹側耳蝸神經核缺乏從內耳傳來的聽覺訊息,只好允許背側耳蝸神經核把體內聲音的訊息,傳進聽覺路徑,即便沒有血管病變,也會聽見心率搏動聲。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