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慕義沒能入圍槓上北影 總監親解評選過程:僅針對專業表現討論

陳慕義奪下金馬60最佳男配角。(圖/非凡娛樂)
陳慕義奪下金馬60最佳男配角。(圖/非凡娛樂)

26屆台北電影獎15日公布入圍名單,去年以《老狐狸》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陳慕義,被稱因戲分不足,稍嫌吃虧,未能入圍影帝。對此陳慕義先是在臉書開砲,16也現身說明此事,北影評選標準成為近日影迷高度討論話題。而北影總監李亞梅也終於在臉書發文,表示:「多元總是好的。」

李亞梅收到許多人來訊問北影是否安好?如同之前北影的回應,「評審委員在每一個選項的考量,僅針對專業表現討論,不考慮文本外的因素」。北影評審每年不一樣,參與過的人很多,都是本於此項原則參與評選。

她認為影展本質旨在鼓勵影人,評審可以調動主配角報名,或者主動提報等機制,是行之有年的,像是第21屆評審提議調整《寒單》報名男配角的鄭人碩變成男主角,第22屆評審主動提議張作驥電影《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入圍最佳女配角吳美和,「但今年台北電影獎評審沒有採用此項機制。」。

她比喻,如同一家人同桌點菜吃飯,不見得每道菜都是喜歡的,影片喜好亦是如此。「我們尊重評審團的考量與選擇,以及每一位觀眾的美學品味。多元總是好的」,最後謝謝外界的關心與監督,期許台北電影節會持續努力與進步。

陳慕義去年以《老狐狸》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對於北影報名男主角成為遺珠,原因是「戲分不足」,他先前在臉書上開砲:「我讀過書好不好?戲分也者,是指演員在戲劇/電影中扮演的角色其重要性與參與的程度,亦即演員在作品中角色的分量,不要跟我說你們拿著碼錶計時每個演員演出的秒數,以此計其分量。」他舉《教父》馬龍白蘭度的戲分雖然不如艾爾帕西諾,仍被提名奧斯卡影帝並獲獎。

陳慕義認為是自己的政治立場,導致錯失入圍機會。對此台北電影節先前回應:「台北電影獎評審在會議過程中,只針對演員的表演討論,無涉其他。台北電影節尊重評審委員的專業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