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敦源:資料放上網 不代表能被任何人濫用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主任陳敦源認為,監察院不願將政治獻金資料公開上網,應該是為了保護個資這類敏感訊息,但將資料數位化放上網路,並不等於所有資料和細節都會被看到,也不等於從此沒有申請程序。

陳敦源說,民眾一定會想知道政治獻金收、受雙方利害關係,監察院若想保護個資,可以將捐贈者分類,並作簡單的分析或互動式圖表,至少讓民眾知道是什麼樣態的企業在捐款給政治人物,什麼樣的勢力占最大宗,以滿足80%~90%民眾的好奇心。

對於另外10%~20%要作研究的學者,監察院也該滿足他們的需求,讓他們在申請之後,能夠選擇要哪些變數,並在網路上下載原始資料去用。陳敦源說,有責任的資料庫,是能夠把關使用者,讓使用者經申請後才能進入使用。

另外,陳敦源認為,要改變目前政治獻金資料查閱方式,以及敦促政府建制資料庫,應該要從立法者下手,而非從監察院,因為是那些「收受政治獻金的人」,在決定政治獻金資料的開放程度,就和IVOD(立法院議事轉播視訊)一樣意思。暗批都是由在立法院開會的人,決定要開放什麼、做到什麼程度。

延伸閱讀:
追政治獻金 十萬鄉民十萬軍

相關資訊:
g0v台灣零時政府發出捷報
參加「開放政治獻金」戰爭的SOP
點這!加入人工辨識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