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真能在疫情下華麗轉身?

<strong>圖片來源:中央社</strong>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疫情持續升溫,但衛福部長陳時中卻已經開始為投入選舉暖身,不僅與防疫無關的行程越來越多,今日接受媒體訪問時也透露,曾和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聊過選舉,至於蔡英文總統則「沒有正式談過」。陳時中雖然強調自己現階段以防疫為重,但也為疫情穩定後參選預留伏筆。

陳時中因為防疫有成,一直是民進黨鎖定的直轄市長人選,陳時中本人也多次透露參選的意願,包括之前引發風波的飲酒高歌,都被認為是為了參選鋪路。原本陳時中最合理的參選時機,就是6月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到期後,卸下防疫指揮官的身分,順勢投身選舉,但因為這波疫情產生了新的變數。

台灣的基本上靠的是《傳染病防治法》和《特別條例》,在指揮中心的權限部分,兩部法律都有授權,但預算則主要都在《特別條例》之中。以最近疫情升溫,必須增加採購藥劑、快篩試劑和隔離補助為例,都必須要《特別條例》的預算才能支應。

原本政府的態度是《特別條例》2年期滿之後不須延長,但在疫情升溫、清零明顯無望之後,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已經表明《特別條例》將朝延長的方向準備。由於《特別條例》的剩餘經費仍有1000億左右,政府未必會追加預算,但有了這筆錢,才能增加政府防疫的彈性。

既然《特別條例》要展延,陳時中脫身的難度就會變大。可以想見,至少在6月中旬,陳時中可能都還必須為《特別條例》展延和相關的預算,站在立法院裡辯護;而《特別條例》展延之後,指揮官恐怕也不宜立刻換人。

當然,綠營或許盤算只要由蘇揆或陳建仁擔任防疫指揮官,就可讓陳時中「華麗轉身」為候選人。但前提是當時的疫情已經趨緩,正如陳時中今天所說的「6月底應該走到尾巴了吧」;除此之外,未來兩個月的疫情也不能夠失控,以免折損陳時中「防疫英雄」的光環。

這波疫情要延燒多久,按照陳時中的估計,是1到2個月達到疫情高峰,也就是5月底達到高峰,之後疫情就會趨緩。柯文哲則以台灣周邊國家疫情攀升到高峰所需的天數來看,日本花了71天、韓國67天、新加坡60天、紐西蘭47天、香港43天、越南40天、澳洲34天,推估疫情要2個月才會達到峰頂。陳時中與柯文哲的估計相差並不大。

至於疫情究竟會多嚴重,柯文哲認為以韓國的高疫苗覆蓋率,也有29.6%的人染疫,而日本至今僅5.5%人口染疫,是值得台灣借鏡的例子。而前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則推估,若以香港、南韓的經驗推估,台灣的染疫高峰日病例數將達18~20萬人,總病例數則在300~600萬之間。

陳時中之所以能有目前的高支持度,是因為台灣一向以「防疫模範生」自居,如果台灣真的走上香港、韓國的軌跡,染疫高峰以10萬計、染疫人數破百萬。即便民進黨想讓陳時中轉身,恐怕蘇貞昌、陳建仁也未必願意接這個爛攤子。

民進黨政府如今唯一可以慶幸的是,因為台灣的篩檢能量不足,一天根本篩不了那麼多人,所以染疫高峰人數也不會有那麼多;但隨著疫情升溫,勢必要以快篩來取代PCR,陳時中口中「快篩國家隊」落實的那一天,恐怕就是疫情爆發的時候。

雖然口口聲聲「超前部署」,不斷誇耀台灣的防疫成就,但除了圍堵成功之外,指揮中心並沒有展現出超越其他國家的能力,甚至往往是醫界再三大聲疾呼,指揮中心仍然不為所動。從一開始的疫苗採購不及、不足,必須要靠日本、美國和民間的捐贈,才讓人民有足夠的疫苗可打;到近日的快篩慢半拍、藥物準備不足都是如此,非要等到火燒眉毛了才加緊採購,而且還買不足需要的量。

除此之外,包括防疫的規範、隔離的要求和規定、染疫或被隔離勞工與雇主之間的權利義務,指揮中心都沒有事前做好規劃,而是疫情發生之後才像擠牙膏一樣,一點一點擠出來。

無論蘇揆所言的「新台灣模式」或蔡英文總統所說的「重症求清零,有效控管輕症」,原本都是希望在可以控制、可以接受的情況下,逐漸「與病毒共存」。但看看最近指揮中心和教育部推出的各項措施,都是面對疫情失控不得不做的妥協,根本談不上有任何的「控管」可言。

台灣不管是疫苗的完整接種率或三劑接種率,都不比日韓來得高,除非政府的檢測能量永遠上不來,不然我們大致可以預期,台灣的疫情發展或許會介於日、韓之間,2個月左右達到高峰,5%~29.6%的人染疫。即便最終的結果是5%、120萬人染疫,對陳時中來講也是一個難堪的數字。

雖然有高知名度、高民調支撐,但陳時中要投身直轄市長選舉,最晚恐怕也不能拖過7月。未來3、4個月的時間對陳時中至為關鍵,要確保疫情峰值不過高、總染疫人數不太高,還要在峰值過後迅速控制疫情,才可能順利卸下指揮官的身分,把防疫紅利轉化成選舉的利多。但從各國的經驗來看,情況或許遠不如民進黨和陳時中想像的那樣樂觀。

【作者 單厚之/媒體工作者】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