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菁徽:後疫情時代應改善醫事人員的工作環境與待遇

立委陳菁徽認為,在後疫情時代,世界各國都在增加醫療投資,因此我國政府必須拿出決心與具體政策,這樣的作為是對於全民健康的投資而非成本。(記者吳文欽攝)
立委陳菁徽認為,在後疫情時代,世界各國都在增加醫療投資,因此我國政府必須拿出決心與具體政策,這樣的作為是對於全民健康的投資而非成本。(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廿七日認為,在後疫情時代,世界各國都在增加醫療投資,因此我國政府必須拿出決心與具體政策,這樣的作為是對於全民健康的投資而非成本;而改善醫事人員的工作環境與待遇,則是讓這群服務奉獻的天使,獲得本應有的工作尊嚴與回報而已。

陳菁徽說,知名的國際醫學期刊The Lancet發表一篇探討臺灣健保制度正走向危機的文章,閱讀完之後深深感嘆,健保財政問題在國內醫界早就大聲疾呼需要改革多年,在上個會期也是拚到最後一刻,也才做到主決議保障點值零點九五。

陳菁徽指出,然而就如同文章所述,臺灣作為少數幾個公民享有全民健保的國家之一,如今因為健保總額制度,再加上政府對於醫療投資明顯不足,遠遠不及OECD國家。最近有收到診所陳情,說六月份核定的點值是零點六九五,做一元的工作,結果領到的錢還要打七折,健保點值打到骨折,導致各層級的醫療機構面臨嚴峻營運的財政問題。

陳菁徽表示,這樣的結果造成醫事人員人才流失,也加劇醫護現場工作環境惡化,因為醫事人員的工作特徵是:時間長、工資低。相比於美國護理師與病人的比例平均為一比四,而在台灣則為一比八點六;另一項調查顯示,台灣醫生的工作時間比其他國家的同行更長,平均每週工作五十九點八小時,而美國同等級別的醫生平均每週工作四十九點六小時。

她提到,「沒有護理師的病床,就只是一張床」,前陣子甚至爆出因為缺少病床,病患只能坐在輪椅上面進行急救,很難想像這樣的場景會出現在臺灣,但現實就是現在進行式。

陳菁徽強調,如果不改革,臺灣的醫療照顧體系將受到嚴重的威脅,因為人才只會不斷流失,回流的成本將越來越高,再加上超高齡化社會到來,等到二○五○年根據國發會估計六十五歲人口將近倍增超過七百六十萬人,屆時老年人口醫療費用每年將超過六千二百億元。健保財政壓力只會越來越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