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勝醫師專欄】醫界老將悋遵醫師誓詞以分配正義投身偏遠醫療

古希臘醫師也就是醫神Aesculapius 阿斯克勒庇俄斯手持蛇杖代表著人體的脊椎骨,也是人體中代表現在、進化、和靈性昇進。纏繞在木棒的蛇則是因為希臘人認為,每年都會蛻皮的蛇,象徵恢復和更新的過程。當今手持蛇杖成為醫療的象徵象徵永生、妙手回春。而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把醫學獨立於巫術與哲學,發展臨床醫學首創醫師誓詞做為醫師之道德規範,宣誓以必須尊重師長,以及願恪遵此醫者誓約而正式接納的學徒。我將竭盡所能的在治療和診斷上幫助病人,不傷害或失誤他們。

在1948年於瑞士日內瓦世界醫醫師總會—日內瓦大會制定《日內瓦宣言》採用作為醫生畢業時的宣誓誓詞。內容大意為告誡醫師應保持良好的專業操守及向病人作出應有的責任與義務,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 種族,政見或地位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病人間;將要盡可能地維護人的生命,不運用醫學知識去違反人道。在1968年後進行過總計五次修正。 後來進一步全世界注意到醫療資源的分配正義,注意到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缺乏,而呼籲全世界的醫師應該協助解決無醫村的嚴重性,包括部落遙遠孤立可近性差的「地理性的偏遠」與要接受專業醫療困難度的「專業偏遠」。

1995年,升任教授後第四年,我注意到當時高雄縣山地桃源鄉、三民鄉(現今那瑪夏區)與茂林鄉由於幅員廣闊、交通不便,且醫療資源缺乏,民眾就醫不便;另因原住民特有的傳統文化背景,生活環境與習性,健康理念及相關健康行為,導致其健康狀況:諸如死亡率、平均餘命、自覺健康狀況、慢性病罹患率及心理健康各方面,均較台灣其他地區為差。居民不多且散居各地,交通不便等等,私人醫療機構前往山地鄉執業之誘因不大,致使居民健康水準與欠缺之醫療資源相互惡性循環,急待解決。我當年開始每週志願上山自願衛生所醫療。

兩年後在1997年5月15日提出高雄山地醫療保檢計畫:前驅計畫桃源鄉與三民鄉以衛生所為基地的原住民部落醫療,以衛生所為基地的原住民部落醫療。

三相個月內我博士班指導的研究生健報局高屏分局經理江宏哲博士在1997年8月16日陪同我與健保局林淑華組長向當時衛生局長郭啟盛局長報告取得共識與支持。1997年11月2日勤前後同高醫大林永哲院長考察甲仙、三民、桃源、與茂林衛生所,並正式拜會鄉長們。而後就正式以衛生所為基地的原民居住部落山地鄉的IDS模式,全方位把各專科的支援醫療服務、教學與研究帶到山上去。童年12月我們已經增設牙科與耳鼻喉科診察椅可以從事該兩科的臨床診療。

莫2009年莫拉克颱風88水災重創山區與山腳下的甲仙地區,從當時緊急醫療、災區重建與復健,15年來高雄長庚醫院持續支援甲仙地區的巡迴醫療。而最近在疫情後,高雄市較偏遠地區衛生所醫師離職,發生醫療缺乏的情況,市政府與衛生局希望醫學中心分攤責任區支援偏遠地區醫療。醫院希望我可以參與建立偏遠地區一勞永逸的支援醫療模式,我這位醫界老將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一口答應以自己五十幾年來的臨床、行政與研究歷練協助建立新的偏遠地區醫療支援模式,希望我可以勝任完成這項任務,這是我一生在一量領域最後的任務!

我們希望建立偏遠地區一勞永逸的支援醫療模式,以最快速進度在甲仙地區以高雄長庚醫院展開解決地區偏遠的一般醫療,最短時間達成天天有門診;有巡廻醫療;每週有一天專科門診,希望達成每月八個專科門診,包括牙科醫療,同時解決地理與專業的偏遠。我們開通遠距醫療,包括急診、影像、鑑定與特色診療遠距,這設備在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訊事業部從林口下來協助,已超前達成任務,會後我們將實地操作展示。

我們會把對年輕醫師與醫學生的教學帶到甲仙傳𠄘醫師對遍遠地區醫療奉獻精神與醫學倫理教育。 我們會同時申請與爭取高長、健保局與公部門整合甲仙社區遍遠醫療計劃,增加資源與人力。

今天(1月5日)陳其邁市長親自到甲仙,宣示「醫學中心進駐衛生所提供醫療服務(試辦遠距醫療)視導活動」。我們高雄長庚醫院也受命以最短的時間與效率建立醫學中心創新偏遠地區醫療模式,將以愛心與專業疼惜最需要支援的甲仙住民。

最後,再次宣示30年來我們團隊一直持續關注高雄山區與鄰近偏僻地區的人文與醫療,包括八八水災受難的平埔部落與曱仙基層民眾,希望身為醫界老將可以不餘遺力繼續為甲仙服務!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