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博館力拼國際交流 與依瑞茲以色列博物館成為姊妹館

「特拉維夫依瑞茲以色列博物館」(圖為特拉維夫依瑞茲以色列博物館提供)
「特拉維夫依瑞茲以色列博物館」(圖為特拉維夫依瑞茲以色列博物館提供)

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近年來積極推展臺灣陶藝與國際接軌,締結姊妹館、頻繁跟國外藝文單位合作舉辦展覽、教育推廣活動,尤其是臺灣國際雙年展已經成為國際陶藝界矚目及參與的盛事,今年特別跟特拉維夫依瑞茲以色列博物館簽訂文化合作協約書,為陶博館創館以來簽署的第10個國際姐妹館,突破疫情限制持續促進國際文化合作交流。

 

陶博館館長張啟文表示,駐臺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於109年受邀參觀「2020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時,對精彩的陶藝創作留下深刻印象,促成陶博館與依瑞茲博物館在今年共同推出「越‧界-以色列工藝設計雙年展精選」特展,並在開幕典禮當天現場與依瑞茲博物館館長Mr. Ami Katz國際連線,不受疫情影響,雙方經由以色列駐臺辦事處的推介一拍即合,簽訂文化合作協約書。

 

「特拉維夫依瑞茲以色列博物館」位列以色列三大博物館之一,該館館舍基地自西元前10世紀至近代,均有人群遺跡,館藏物件涵蓋時間軸向跨越3,000多年歷史,包括西元前3至4世紀迦南人的陶瓷器皿、早期希伯來陶器等陶瓷典藏,非常珍貴,近20年來該館以豐沛館藏跨接當代工藝、純藝術、攝影及圖書文獻等文化領域,創造連結跨媒材當代創作。此次陶博館與依瑞茲博物館建立長久交流計畫,希望攜手激盪出更多令人驚奇的合作火花。

 

目前正在展出的「越‧界-以色列工藝設計雙年展精選」特展,跨海精選依瑞茲博物館策辦「以色列工藝設計雙年展」的10組雕塑及裝置作品以及3部影像,其中Uriel H. Caspi《訴說》使用特殊「繩罐技法」製成繩子包裹木頭做為骨架,再用陶土包覆木頭進行骨架構建,陰乾陶土、拆下繩子和木頭後燒製,技法相當獨特,特別的是,藝術家將繩子隱喻為孕育生命的臍帶,賦予這組創作生命意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