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不接受美強硬 工商界喜憂參半

中國時報【黃有容、王玉樹╱台北報導】 陸美貿易談判9日結束,工商業界看法喜憂參半。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大陸不會接受美國強硬態度,雙方難有共識,可能為全球經濟帶來種傷害;三三會理事長許勝雄認為,至少現在有緩和跡象,學者則認為傳來好消息,只是給彼此留了空間,為後續談判鋪路。 林伯豐指出,談判就是雙邊關係,但美國態度這麼強硬,大陸很難接受,不是這次磋商可解決,甚至短期內都不會有共識,更別說結果。林伯豐評估,接下來世界景氣會變緩、物價會高漲,對全球經濟將造成嚴重打擊;而台灣所處地位很敏感,美國現明顯利用台灣這張牌,政府不能高興太早。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表示,陸美第一輪談判只是相互了解、事務性接觸,美國派出的也只是副貿易代表,接下來還需雙方首長級以上出面,才能慢慢接觸到重點。這次談判大陸多少有讓步,只是大家臆測真正讓步的項目一定還在盤點中。 他分析,當然大陸面對的經濟問題比美國大,願意談的動機更高於美國。但初步來看,目前大陸願意讓步的項目,跟美國想要的還不一致,後面還有得談。 不過,對於雙方談判,許勝雄反倒樂觀,他指出,陸美貿易戰是「七傷拳」,傷人七分、傷己三分,美國本身已受影響,例如蘋果訂單下滑,造成經濟減弱,陸美強權之間的鬥爭,確實還需要相當長得一段時間,但是,「最少現在已經緩和下來」,對全球經濟來說比較正面。 至於台灣企業動向,林伯豐表示,現在大家都減緩了在大陸的投資,但如果全部轉投資東南亞,有一天也會發生貿易逆差,企業鏈的重組必須慎重。台商除非是供應鏈有需求,否則投資都會減緩,包括回台、對東南亞投資;台企投資可能分散各地,不過不會形成一窩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