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人形機器人工廠曝光 彭博:拜登擬進一步限制AI晶片銷陸

先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宣告「人形機器人時代」到來,美中兩國全力競爭,官方數據更預估,中國大陸人形機器人的產業規模,到了2026年可望突破900億台幣,來看外媒路透社,直擊中國大陸的人形機器人工廠。

圖/TVBS
圖/TVBS

擬真機器人:「35號。」

精緻妝容佩戴假睫毛,擬真的正妹機器人,正在接受訓練。外媒路透社探訪位在大連的中國人形機器人工廠,「擬真人形機器人」是最複雜的機器人產品。

人形機器人工廠執行長李博陽:「它集成了幾乎所有機器人的技術,包括了機器人的仿真皮膚,機械結構自動控制,以及它的智慧的大腦和大模型。」

一名員工對著機器人伸舌頭、微笑,在她面前的「人型機器人」透過頭部內的裝置,就能模仿人類的動作,目的是強化機器人的臉部表情與情感。

員工vs.人型機器人:「你今年幾歲了?」

根據路透消息,生產一台人形機器人,需要兩週到一個月,造價從150萬人民幣到200萬人民幣不等,約合至少670萬台幣起跳!中國大陸工信部指出,力拚2025年量產「人形機器人」,更稱產業已進入爆發期,預計2026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將突破200億人民幣,大約超過900億台幣。

人形機器人工廠執行長李博陽:「它在商業領域的應用,也是可以複製的,像我剛才說的飯店前台,公共行政服務中心的接待員,TOC(面對消費者)的需求出現之後,就是這個行業大爆發的時候。」

人型機器人尚未普及,中國大陸野心勃勃,但是高階晶片製程落後,恐怕不利人形機器人的產業擴張彭博消息指出,拜登政府考慮進一步限制,能更提升效能、降低功耗的AI晶片銷往中國大陸,美中角力搶佔下一代商機。

更多 TVBS 報導
Computex電腦展 5/輝達發表人形機器人 合作廠商在台灣
AI浪潮 8/秘密武器 AI人形機器人亮相 黃仁勳:建立工智慧的軟硬體平台
AI未來產值有望破8千億 黃仁勳:人形機器人將成主流
黃仁勳訪東京必吃這一家拉麵 店長感動:客人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