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消費需求回暖 CPI連三升

大陸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連續第三個月上漲,顯示大陸內需緩步回升,推動居民消費需求持續恢復。大陸統計局11日上午公布,4月份CPI年增0.3%,漲幅不僅比3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也高於市場預期的年增0.2%。機構分析指出,預計5月、6月CPI可緩慢回升。

另外,大陸4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年減2.5%,跌幅較3月份收窄0.3個百分點,此前市場預期為下跌2.3%。

綜合陸媒11日報導,針對CPI按年連續第三個月上漲,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大陸消費與投資意願增強、供給結構的優化調整,以及能源及原材料等價格的走高,推動通膨水準溫和改善。4月CPI繼續回升,主要是受到服務及原油價格的帶動,豬肉、蔬菜等價格也在走高。

周茂華表示,大陸終端消費需求回暖並向上游行業傳導,帶動PPI按年跌幅收窄,工業部門庫存改善、能源及原材料等價格走高也對PPI帶來一定支撐。基於目前工業品價格仍處於收縮區間,行業復甦還不夠平衡,大陸政府後續政策應保持一定的支持力道,提升政策實施效率,促進有效需求復甦。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表示,大陸出口改善、初級資源品進口增加,以及日常消費製成品價格的修復,為4月份PPI按年跌幅收窄的關鍵。從生產和生活資料價格來看,基礎建設投資正持續發酵,居民日常消費品需求逐步改善,耐用消費品「去庫存」也在推進中。

民生銀行研究院表示,目前反映核心需求的CPI持穩回升但斜率偏緩,仍處在相對較弱的中樞位置,顯示以節慶消費帶動的消費復甦對內需提振的效果相對溫和,一般性消費需求仍有待復甦。展望下一階段,若豬肉價格不意外上漲,預計今年第二季、第三季CPI仍將維持在0.3%~1.0%區間。

PPI方面,第二季對應2023年PPI低基數效應能發揮一定的作用,推動年跌幅收窄。在外需持續回暖及內需穩健復甦的情況下,預計PPI有望在今年底或2025年第一季可望走出負值區間。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
遠端商機+蘋果訂單 創惟11月自結獲利 年增226%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