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短線靜觀貿易戰發展、長線看好中國股市

工商時報【元大大中華價值指數基金研究團隊】 受到G20川習雙方是否會會面之疑慮,陸股再現波瀾,上證指數陷入震盪整理格局,儘管中國境內、外預測機構紛對股市前景表示悲觀,隨著下半年預期企業獲利回升以及低基期效應,第四季補漲行情仍可期待。 根據6月17日中金公司發布的「貿易摩擦升溫,經濟增長承壓—2019下半年中國宏觀展望」報告,若中美貿易政策維持現狀,預期2019年中國實際GDP增速為6.2%,2020年將放緩至6%,且未來兩年,CPI走勢可能明顯強於PPI。反之,若美國取消對2,000億元中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預計中國在2019與2020年實際GDP增速,皆可望維持在6.3%上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亦對中美貿易戰前景表示悲觀,並將中國2019年經濟成長預測由6.3%下調至6.2%。另世界銀行5月期「中國經濟簡報:應對更大的不確定性」報告預估,中國2019年GDP成長為6.3%,2020年則降為6.1%。 回顧驅動中國經濟的三架馬車:出口、消費與投資的結構變化,自2018年底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國際需求偏弱,中國出口年增率持續走跌,支撐中國經濟的主要動能由出口轉向內需消費。 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寬鬆貨幣政策、推動信貸成長、降稅減費(如調降社保繳費、增值稅率下修)與積極刺激財政政策,以達減輕企業稅收並增強競爭力之目的,再加上中國官方持續增加最低工資標準,以提高整體人均收入與內需消費實力,期有助緩衝經濟下行的風險。 若以季度數據來觀察,消費增速保持平穩、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及中國消費者信心預期指數皆回升,顯見去年開始的減稅降費效益逐步反映在消費回升上。 過去中國的投資比重占GDP高達45%,消費僅占39%,為全球投資占比最高的國家。長期投資大於消費的結果,導致產能過剩的問題,遂近幾年中國政府開始制定目標為降低投資以及擴大內需,其中基礎建設投資則因貿易戰而被中國政府大力提升。 持續宏觀去槓桿的結果,使得貨幣緊縮,整體資金來源受到約束,導致2018年基建投資增速相對滑落。 再者,扣除土地購置費用後的房地產投資增速,自2018年3月來持續負增長,新房和二手房也在官方房價約束下,造成二手房的屋價較高,房地產企業傾向放緩新建速度,房屋施工面積年增率亦維持在5%以下,或將有助於官方引導企業資金轉往實體製造業進行投資。 儘管中國官方在財政支出及債券市場為地方政府大開綠燈,基建投資有顯著增加,但仍未激起民間投資的積極性,主要是去槓桿及國進民退的疑慮未退,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一產業投資比重仍高達六成,顯示民間投資尚未完全就位,後續應持續關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基礎建設及房地產投資是否回溫。 展望陸股下半年,短期貿易戰爭端將加大股市波動度,股市恐面臨拉回整理,惟第四季企業獲利回升確定、降稅減費等刺激財政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低基期效應,以及MSCI上調A股計算權重納入因子至20%、FTSE羅素指數自6月起納入A股等穩定長線資金持續流入,中國經濟將回歸基本面表現,股市可望再走一波牛市。 建議投資人可以定時定額分批布局大中華相關基金,參與陸股波段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