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經濟數據分化 工業利潤升、PMI降

美國第一季GDP年增長率由1.6%向下修正至1.3%,同時低於2023年第四季的3.4%,主要原因是消費疲軟所致。2024年第一季的增幅是2022年上半年以來最底的,在2022年上半年的時候,美國GDP增長連續兩季錄得負數,當時市場憂慮美國經濟出現技術性衰退。現時,市場普遍預估2024年第二季GDP將反彈,但相信難以重回過去的亮眼表現。

第一季個人消費支出物價(PCE)指數的年化增長率由初值3.4%下修至3.3%,不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物價指數亦由初值的3.7%下修至3.6%;消費支出放緩主因為新車和二手車等耐用品支出減少。第一季PCE數據修正幅度不大,投資者可留意4月份的PCE,執筆之時,市場預期4月按年升2.7%,和3月相同。

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由前值的21.6萬人增升至21.9萬人,高於預期的21.7萬人;四周平均申請人數則上升至22.3萬人,為2023年9月以來最高,與過去歷史數據相比仍為相當低的水平。連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由前值的178.7萬人微升至179.1萬人,低於預期的179.6萬人,顯示勞動力市場仍具韌性。

陸港市場方面,本周有兩項經濟數據公布,分別為(1)工業企業利潤及(2)大陸官方採購經理指數(PMI),而整體上好壞參半的情況未有改變。在工業企業利潤方面,前四個月工業企業收入增長按年升2.6%,但在毛利率持續受壓的環境下,企業減費推動利潤率較年初逐步回升至5%,利潤增速為4.3%,與前值一致。單月計,4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逆轉了3月的負增速,轉升4%。根據官方解釋指41個工業大類中有75%錄得利潤增長,比例較前值升7.3個百分點,反映工業利潤廣泛有得到改善。

其中,製造業利潤增長按年升8%,較前值微升0.1個百分點,但後續增長動力料較為不穩,主要由於最新的採購經理指數中,製造業PMI再次回落至收縮區間至49.5,低於市場預期及前值水平。當中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及在手訂單均處於收縮區間,反映了目前市場需求不足或不穩的問題持續,後續收入增長受壓。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出廠價格經歷過去七個月處收縮區間後,重新回到盛衰分界線之上,錄50.4,或反映產品價格開始見底回穩,惟此需要持續觀察。

另一方面,非製造業PMI雖然同樣遜於市場,預期錄51.1,但依然維持於擴張區間,及只較前值輕微下跌0.1,情況尚算可接受。而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5,前值為50.3,繼續於盛衰分界線的邊緣徘徊,但有改善。隨著逐漸進入暑假,6月的服務業PMI指數或會有進一步上升的可能性。

借此機會,與大家分享未來一至二個月的部署機會,於年初時有調查報告收集大陸居民2024年將會計劃出遊的時間點,結果得出暑假為最多居民選擇出遊的時間點。目前市場出遊熱潮仍未減溫,於暑假或有望進一步釋放需求,而截至2024年的4月民航局數據顯示國際航線客運量只恢復了2019年同期的80%左右,於暑假等旅遊旺季期間,或為給予航空公司加開國際航線的良好契機,以滿足市場的出遊需求。假期將近,有意出遊人士將會開始提早預定產品,以及相關平台將會陸續公布有關數據,屆時料將可為有關股票股價提供支持或上升動力,因此投資者可留意旅遊平台股或航空股,可借本次回調機會作部署。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當沖降稅三讀 台股添火力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
美光早盤大漲逾9% 記憶體族群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