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納保 選票算計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8日在中常會表示,未來希望陸生能比照外籍生納入健保;衛福部長薛瑞元也說,陸生納保已有規畫,無需修法,最快113學年可上陸。賴清德上述言論看似是遲來的正義,但距離總統大選只剩60多天才貿然提出此項政策,顯然是為選戰考量。

台灣是重視人權與講求人道的民主自由國家,健保的設計本就不該因國籍、膚色、族群、貧富、性別或階級不同而有差別待遇。只可惜民進黨在反中政策的陰影下,經常說一套、做一套。

有關在台就讀的陸生能否加入健保的問題,蔡總統曾在2016年10月24日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時討論陸生納保議題,當時就已做成決議:陸生比照僑外生納入健保,但因資源有限及考量社會保障等因素,未來陸生和僑外生的健保保費應全額自付。但7年多來,蔡政府並未積極推動與落實,甚至賴清德後來擔任行政院長也從未認真實現或持續關注本案。

「聽其言,觀其行,便能知其心」。其實長期觀察民進黨政府的大陸政策,向來皆只有政治考量,並無整體周詳規畫,更非基於台灣人民福祉著想,甚至蔡政府官員也常有言行不一的自我矛盾現象。就如身為副總統的賴清德日前才嚴重質疑可能列入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提名的陸配徐春鶯,恐是共產黨員,若任立委可能影響國安,說法引發爭議,如今卻又發揮愛心,呼籲應將陸生納入健保,此種非誠信的詭辭行徑,難道不是選票算計?

民進黨政府若真有心要照顧陸生,絕不是只有「醫療」問題,舉凡大陸在台受教的大學生、研究生,未來在台灣的勞動、就業、置產等權益有無完善規畫才是重點。近年來大陸對台生推出許多優惠政策,諸如降低「台灣高中生免試入學門檻」,將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學校的門檻由前標降為均標,如此幾乎一半以上台灣高中生都可申請到大陸名校;此外,更提供有工資的實習機會,並供應宿舍且只收水電費,台生畢業後留在大陸工作,還有百萬創業基金及安家補貼等。兩岸青年的人才戰,顯然台灣已落後一大步。

近年台灣少子女化現象已造成國內許多私立大學招生困難、紛紛退場,但蔡政府為了抗中,卻不完全開放陸生來台就讀以拯救私校。簡言之,民進黨執政以來,從不規畫有戰略性的宏觀政策以吸引大陸青年人才,卻急於推出陸生納保的小措施做為交代,此種著眼選票的機關算盡,相信多數國人眼睛是雪亮的。

(作者為台灣首府大學前校長、中選會前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