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研究臺灣狐蝠遭生態壓力 僅剩2百多隻瀕滅絕

陽明交大可文亞助理教授(左起)、臺北大學陳湘繁助理教授、日本琉球大學伊澤雅子教授及其學生一起完成這項研究(陽明交大提供)
陽明交大可文亞助理教授(左起)、臺北大學陳湘繁助理教授、日本琉球大學伊澤雅子教授及其學生一起完成這項研究(陽明交大提供)

瀕臨絕種的臺灣狐蝠,究竟還有多少數量,一直沒有科學證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利用次世代定序等位基因頻譜估計,全臺的有效族群數可能只剩下兩百多隻,而滅絕的最大因素,應該是遭遇重大的生態壓力,這項研究,也刊登在國際期刊《遺傳》。

以臺東綠島為主要棲地的臺灣狐蝠,在70年代曾經一度失去蹤跡,原以為已經滅絕,但近幾年保育人員觀察到在臺灣本島現蹤,由於臺灣狐蝠具有飛行能力,一天可飛上百公里,因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透過研究,想了解臺灣狐蝠是因為放棄棲地移居,或是族群滅種。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與日本琉球大學、國立臺北大學及台灣特有生物中心合作,主持這項研究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可文亞表示,團隊從臺北市立動物園取得3隻臺灣狐蝠樣本,以及日本沖繩島現有的4隻折居氏狐蝠身上抽取DNA,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研究狐蝠的遺傳歧異度,並建構等位基因頻譜,推算臺日兩國狐蝠族群的數量,並進行對照。

可文亞說,研究發現臺灣狐蝠族群約在28年前開始萎縮,有效族群數量從2324隻,萎縮到只剩223隻,而日本沖繩島的狐蝠數量,卻於三千多年前從2110隻,成長近五倍達到9547隻,研究顯示,臺灣狐蝠瀕臨絕種的危機,並非自行放棄棲地遷往他處,而是經歷了重大的生態壓力所導致的族群縮減;另外,臺灣狐蝠族群數量萎縮十倍,日本折居氏狐蝠卻有顯著性成長,反映出兩國狐蝠族群迥異的族群變動歷史,及臺灣狐蝠所面臨的生存危機,尤其臺灣跟日本狐蝠的基因變異度都非常低,而且近親交配的係數也都相對高,代表臺日的狐蝠族群在面對環境變動或疾病傳染等自然選擇的壓力時應該都很脆弱。

研究除了找出狐蝠數量與滅絕因素外,可文亞說,未來臺灣若要復育瀕臨絕種的臺灣狐蝠,可引進其他狐蝠基因,琉球的狐蝠有4種亞種,本次研究發現,臺灣狐蝠是折居氏狐蝠基因非常不同,因此並非理想的對象,未來可分析其他3種狐蝠基因,比對適合的對象,引入復育臺灣狐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