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醫學生臺東偏鄉見習有感:治人而非醫病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4年級3名學生參與衛福部臺東醫院實地見習,與醫師林哲彬一同進行在宅醫療的居家訪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4年級3名學生參與衛福部臺東醫院實地見習,與醫師林哲彬一同進行在宅醫療的居家訪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4年級3名學生參與衛福部臺東醫院實地見習,與醫師林哲彬一同進行在宅醫療的居家訪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4年級3名學生參與衛福部臺東醫院實地見習,與醫師林哲彬一同進行在宅醫療的居家訪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4年級學生黃詩豪、護理系2年級吳宜蓁、呂明樺3人,日前參與衛福部臺東醫院規劃的實地見習,參訪米八遛在宅醫療推廣中心與都蘭診所,深刻體會偏鄉醫療的辛苦與重要性,黃詩豪說,「學到很多,醫生要醫治人,而不是醫治病」。

 

為期2週的實地見習,學生黃詩豪、吳宜蓁及呂明樺3人除了在部東各科見習外,也和部東醫師林哲彬一同進行在宅醫療的居家訪視,也至米八遛與都蘭診所院長余尚儒對談交流,分享偏鄉醫療的工作經驗,瞭解在地文化及偏鄉醫療的需求與困境。

 

談及在見習過程中的體會,黃詩豪有感而發表示,在醫師身上學到了許多訪談與觀察的技巧和能力,以及要如何以幽默而關懷的角度,回應並緩解病人的擔憂,增進醫病間的信任,也體悟到,快樂有溫度的過程,是保持行醫熱忱的原動力。

 

「這裡離死亡很近,他們只有1次機會!」3位學生均表示,在醫療資源較不足的地方,仍能看到許多難以改變的不平等現況,其中交通就是偏鄉居民的一大難題,看到醫護團隊在偏鄉默默努力,盡力運用資源做出改變,相當感佩,「保持行醫人的溫度,嘗試縮小不平等的現況」,是未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