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銀杏吐新綠/陳志宏

陳志宏

去歲金秋,一個閑寂午後,慵懶地移至陽臺,不忍目睹滿地零亂,俯身,挽袖,歡快地拾掇起來,打開洗衣池櫃門,兩只陶缽赫然顯身,仿如初見,失而復得之感湧上心頭。平淡與驚奇,現實和過往,團聚與分享……泥沙俱下,裹挾而來。它們滿含幽怨地瞪著我,憤然指責我:“怎麼現在才來?都冷落我這麼久了。空空如也,太難受了。”

遇冷多年的兩只花缽讓我五味雜陳,悲欣交集。四年前的春節前夕,我和女兒在浮梁縣遊玩,古縣衙外一水的瓷器,瓶瓶罐罐,盤盤碟碟,堆卷如雲,過盡千帆皆不是,獨獨相中這兩款,抱入懷中,撥開烏雲見天日一般,心胸豁然開朗,歡喜莫名。

帶回家養過兩次綠植,一次種垂絲海棠,另一次植光瓜栗(俗稱發財樹),都是懶人喜歡的木本,灑灑水就能活的那種。偏被我養得葉萎,枝哭,根爛,無限期待化悲涼,索性棄之不顧。

曆百年滄桑似的,再聚首,已是百年身。初遇它們時,女兒還在讀小學,而今已念高中,這漫長的空窗期,像茫茫蒼蒼巨流河,我在這頭,陶缽在那頭;女兒在彼岸,我在此岸。

是得種點什麼才好,把陶缽填滿生機,用希望與歡樂填充平淡的日子,修橋築渡,阻隔人世的時光河流,才會變通途。光瓜栗、垂絲海棠就免了吧,那麼,該種點什麼呢?正思慮著,想起辦公室窗外一挺十多米高的銀杏,滿身橘子汁般的金黃,好似披掛黃金甲,順利凱旋的戰士。就它吧。可是,丁點大的花缽怎能容納高挺的銀杏?定會缽樹兩相委屈皆失歡,咒罵我蠻不講道理。

心懷好奇和矛盾,上網查看,真有銀杏微縮盆景,果斷下單,買的是綠植,更是小歡欣,小確幸。銀杏,地球上存活長達2.7億年,有“植物活化石”之美譽,竟也9塊9包郵。顯而易見,商業邏輯將稀有放大,放大至無限,才會有如此廉價的好物。

兩株被鐵絲極限纏繞,彎成佝僂狀的銀杏樹,小心輕拿,被我安放進花缽,像是延請兩位綠姑娘上花轎,吹吹打打,年華盡喜樂。濃綠的葉泛青嫩之光,照亮我家粗陋陽臺,於深秋裏養活一團春意思。

秋去冬來,不見綠葉轉黃,一一發黑,萎頓,掉落。這是幾個意思?暗自思忖,我很不好意思。是啊,碗口大的花缽,怎能安妥高大喬木那顆躁動的心?

難得江南飛雪,銀裝素裹一片白,這兩株銀杏樹像一對相扶相惜一生的耄耋老人那樣乾瘦,葉落之後,光枝枯軟,發黑,了無生氣。

誰還不知道“冬天莫砍樹”的道理?葉落枝枯那是植物按下了冬眠鍵,進入長休模式,而非真死。順此而想,而為,對一棵樹的最大尊重就是放任不管。我對兩棵銀杏,親似精靈,敬乎神靈。遠之,為親與敬的唯一姿態。

春暖花開時節,兩棵銀杏樹安寢花缽,沉睡不醒,仿佛做了一個悠長、悠長的夢,不願睜眼看世界。用魯迅先生的話說,“大約他的確已經死了”,我用花剪哢哢修枝,一看橫截面,漚爛如泥,枯黑如柴,生氣全無。果然,步了海棠它們的後塵,實在可惜。狠心地將之移出陽臺,擺上空調外機,撒手不管,任憑風吹雨打去。

幾番春雨,幾度春風,社區院子滿眼新綠染翠薇,銀杏樹毫無動靜,綠是別人的,它只管酣睡,沉睡,無氣無力,無心睜眼看世界。

或一日,花缽綠風油油,像水草般在晴空招搖,細細一瞧,龍葵和鵝腸菜親密依偎像一對初戀情侶,膩膩歪歪,甜甜蜜蜜。這是江南常見的野草,欣欣然,破土而出,傲然亮相,緊緊圍繞銀杏樹兜,像兩個頑皮的孩子纏著媽媽擁抱似的,興頭十足,蓬蓬勃勃。缽土取自撫河畔,也許是土帶草籽,又或許風吹草種來,春深之際,不同的花缽綠出同一旋律。

龍葵蹭蹭往上長,出落成漂亮的大樹模樣,綻放細碎的白花,一搖一擺笑春風,鵝腸草呼呼地橫發,侵天霸地占滿缽,它們都在嘲笑銀杏樹長睡不醒,罵這個大懶漢。野草像出色的畫師,把空寂一冬的花缽,塗抹得盈盈生動,風情萬種。過些時日,我把銀杏樹拔去吧,給開花的小草們騰挪空間,讓他們舒舒展展,蓄一缽野勁,多好。

有心栽樹終不成,無心弄草花迎春。

朝九晚五,忙忙碌碌,茶間,望窗外,風搖綠影動,銀杏樹披一身綠裝,像一幅絕倫的天然畫,窗框為畫框,景致怡人,風光悅心。陡然想起家裏的花缽來,回家推窗一看,久未光顧,草盛樹稀,再也看不出銀杏的影子。定睛一看,早已“枯死”的銀杏又吐新綠,嫩嫩的,水水的,出浴的新生嬰兒一般,咿呀一聲,向我宣告:“我又活過來啦!”

生命的奇跡,讓我歡喜,讓我敬仰。

一定是龍葵和鵝腸草在他們耳邊絮叨良久,喚醒銀杏樹沉睡的記憶,又或許是花草的親密陪伴,賜予它的力量,讓它感到這個世界的溫暖,於是,它們張手,蹬腿,伸懶腰,舒展筋骨,從零開始,從新生長。

達爾文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得出結論,植物是有記憶的。按照他的說法,同樣的光照,一樣的溫、濕度會喚醒植物的記憶,於是開始枯與生的輪回。一株植物的死亡,枝葉枯萎只是表像,真正的原因是記憶的喪失。喚醒植物的記憶,溫暖的陪伴是最美妙,最有效的方式,就像龍葵和鵝腸草用親密的依偎救活這兩棵枯亡的銀杏。

我家銀杏吐新綠,是花草陪伴的力量,見證愛的偉力;是溫暖的依偎讓看似不可逆的復蘇,奇跡般實現。

陽臺一縷風,曳綠生景,是花缽之幸,銀杏之福。見證綠回花缽的我,也算是幸福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