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無頭蒼蠅,歐洲闖入不可知的黑洞

Unsplash示意圖
Unsplash示意圖

雁默/自由撰稿人

細看歐洲選舉是一件徒勞之事,這個鬆散的組織,除非發生世界大戰,不可能實現團結。左翼,右翼,中左翼,中右翼,極左翼,極右翼一堆標籤塞在新聞內容裡,對事不關己的我們而言,讀起來令人煩躁不已。

因此,對歐洲議會這次的選舉,只需要化約成簡潔的結論即可:無頭蒼蠅。

「無頭蒼蠅」即支柱國家法,德所代表的維穩力量遭到嚴重削弱,致使歐盟的未來充滿著更大的不確定性,與不穩定性。一言以蔽之,歐洲闖入了不可知的黑洞。

要點如下:

1.戲劇性的「右轉」並沒有發生,但「左手」不靈光了。

極右翼勢力取得了進展,但遠不能稱壓倒性,其在歐洲議會中的整體份額從 20% 左右增加到 23%。另一方面,德法兩國的中左派執政黨遭遇重大挫敗,「左手」不靈了,意味著極右翼成為歐洲建制派更想拉攏的對象。

2.18-24歲年輕人流向極右翼的趨勢確定。

在大西洋兩岸,18-24歲年輕人轉向支持極右翼的傾象愈來愈明顯,在法國有36%,荷蘭31%,美國26%。儘管年輕人支持多元,平等,開放的基本態度沒有動搖,但代表這些價值的歐洲主流中間派政黨,因現實需要而拉攏極端政黨,思想年久失修,都是年輕人靠攏屢有創見的極右派之原因。

3.對美國而言風險可控,問題是,美國自己才是最大的風險來源。

分歧擴大的歐洲,對美國有利也有害,利在分化更容易,害在堅定盟友愈來愈少。左手不靈光,意味著歐洲保護主義抬頭,美歐利益將邁向更嚴重的不一致性,尤其考慮到川普的可能當選。中左派在西方式微,意味著川普代表的激進路線有可能成為西方主流。

4.對北京而言,希望歐洲自主的夢可以醒了。

「世界工廠」希望歐洲客戶能遠離美國掌控,實現戰略自主,但這方面最大的贊助者馬克龍,正陷入權力保衛戰,就算其能維持權力,實現自主的資金也不足。最大金主德國,對戰略自主背後隱含的「共同投資」興趣並不高。因此,北京的務實盼望,是在分裂的歐洲裡多找點務實的朋友。

5.馮德萊恩的連任之路見到曙光,但就算連任,也會被極右翼牽制。

馮德萊恩所屬的中右翼「歐洲人民黨」在這次選舉仍維持主流(184席次),但光靠26%的實力不可能贏得連任,因此必然會拉攏極右勢力。若馮德萊恩連任,義大利的極右執政黨將獲得垂簾聽政的位置。當然,垂簾聽政不只一個位置,歐盟會成為部落政治型的大帳篷。

6.歐盟可能會擴大,但更不團結。

為了稀釋內部的不團結成員,歐盟可能會從27席擴大成35席,而這意味著規則更寬鬆。天生不「親歐」的極右翼會歡迎更寬鬆的環境。然而,為團結而改革制度,如取消各國使用否決權阻止決策的權利,這方面極右翼非常排斥。

7.烏克蘭援助會更少,難民處境更糟。

極右翼的主張是「重建歐洲」,排斥移民,前者需要錢,後者需要趕人,未來澤倫斯基要援助會更吃力,烏克蘭難民將成為歐洲的重大問題。

最後,歐洲價值會衰退,世界將少了一個愛說教的。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雁默專欄】黃仁勳得罪的何止北京?

【雁默專欄】外交部黑箱有底線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