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影短競評審團名單公布 傅孟柏期待與其他評審們交流、碰撞

記者王丹荷/綜合報導

2022高雄電影節今(12)日公布國際短片競賽評審團、VR競賽與兒童評審團陣容。金鐘視帝傅孟柏出任國際短片競賽決選評審之一,期待看到優秀作品,更開心藉此機會與其他評審們交流、碰撞,「我相信這會是充滿養分的經驗。」國際名導艾騰伊格言御用美術大師菲利浦巴克除了帶來自己的精選短片輯放映,也應邀擔任國際短競決審評審,臨登機來臺之際不忘開心表示期待跟臺灣朋友們見面,交換各自對電影的專業見解。

本屆雄影國際短片競賽共88國2138件優秀短片報名參賽。初選評審團《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導演李家驊,以《春之夢》、《貓與蒼蠅》入圍法國克萊蒙費鴻國際短片影展的導演曹仕翰,專業影評、愛學影展策展人翁煌德,《癡情男子漢》、《詭扯》編劇林宇辰,《阿尼》、《十年台灣》菲裔臺灣導演鄒隆娜,影集《返校》、長片《下半場》編劇蔡坤霖,《透明的孤獨》金穗獎動畫導演林容嫻,以《禁止下錨》入選柏林影展的導演曾威量,以《水中的女孩》拿下雄影短競臺灣組金火球大獎的導演黃詩柔,9名專業影視評審激烈討論,最後選出來自34國家40部國際組入圍優秀短片,臺灣組有20部短片入圍。

短競的決審評審團,則邀請到初次擔任影展評審的視帝演員傅孟柏,國際美術大師菲利浦巴克(Phillip BARKER),以《做工的人》榮獲金鐘獎最佳導演的導演鄭芬芬,《奪命金》香港導演黃勁輝,以及《小貓巴克里》動畫導演邱立偉等5人擔任,將在影展期間一口氣看完60部短片作品。參與過3次「高雄拍」拍攝企劃的的傅孟柏興奮表示,高雄人熱情奔放,是個充滿能量的地方,相當期待高雄電影節。同樣首次參與短競決審的金鐘導演鄭芬芬,則希望把雄影精神透過評審過程傳遞,鼓舞創作者。

60部入圍作品除競爭最大獎「金火球大獎」,雄影也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美麗島人權獎」,邀請國際特赦組織臺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臺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以及長期拍攝弱勢族群題材紀錄片的曾文珍導演作為評審,選出關注人權議題的重要作品。

雄影短競VR組身為亞洲最大VR競賽,這次有29國229件作品報名,創下最多參賽紀錄,初選由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視覺設計暨行銷部經理毛立慈,身兼軟體設計師的知名藝術家黃郁傑,以及雄影「XR無限幻境」策展人洪珷等影視專業人士擔任初選評審,選出來自13國、22部VR作品入圍。

VR組競賽決選評審團接軌國際影展,除了邀請以NFT作品入選香港巴賽爾藝術展的媒體藝術家林經堯擔任評審,更跨國邀請全球最大跨域展會「西南偏南影展」,XR與電影單元策展人布雷克坎默迪納(Blake KAMMERDIENER),以及以推動多元影片與動畫創新製作為主軸,法國新影像藝術節策展人茱麗葉巴爾尚(Juliette Barchon)2位來臺,一齊選出今年最佳VR作品。

高雄最大兒童電影活動,雄影「孩子幻想國」單元,其中兒童評審團的兒童短片初審團,由自由編劇夏康真、2012至2018臺灣國際兒童影展策展統籌楊淑雯,以及知名繪本創作者劉旭恭擔任,從超過2000件的競賽短片,選出10部入圍作品。兒童評審團將由25位來自壽天國小、八卦國小、忠孝國小等高雄國小學童組成,共同評選出「兒童評審團大獎」。高雄國際短片競賽將在10月23日揭曉得獎名單。

短競決審評審傅孟柏。(高雄電影節提供)

短競決審評審鄭芬芬導演。(高雄電影節提供)

VR決審評審布雷克坎默迪納 Blake Kammerdiener。(高雄電影節提供)

VR決審評審茱麗葉巴爾尚 Juliette Barchon。(高雄電影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