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達台灣學校33週年校慶 培育華語人才重要地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雅加達18日專電)雅加達台灣學校今天舉行創校33週年校慶活動,各級學生表演華語歌曲及舞蹈,校園內設台灣及印尼小吃攤位,其中最受歡迎是珍珠奶茶、肉粽、台式蛋餅和滷肉飯等攤位,排隊購買人潮絡繹不絕。

雅加達台灣學校小學部畢業的校友潘可冉今天和同學回學校參加園遊會。她向中央社表示,很想念在台灣學校的時光,「老師和同學都非常友善」。園遊會的攤位中,她最喜歡台灣的食物,特別是滷肉飯和大腸麵線。

隨著印尼國際學校數量增加,各校招生可能面臨更大挑戰,校長張晉福表示,雅加達台灣學校重視華語教育,加上英語和印尼語教學,能培養出精通三語的人才,未來畢業後具備足夠競爭力。

他說:「近年,在印尼投資的中國企業增加,印尼非常欠缺華語人才,因此學校已成為培育華語人才的重要據點。」並且台灣學校的學費比其他國際學校及私校低,對家長有很大的吸引力。

雅加達台灣學校董事長宋培民表示,學校設置幼兒園至高中課程,學生畢業後,大部分會到台灣念大學,部分選擇至其他國家的大學唸書。雅加達台灣學校的學生除了專注學術課程,校方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也常舉行各項比賽,加強學生競爭力。

駐印尼代表陳忠出席活動時表示,雅加達台灣學校是中華民國成立最久的海外台灣學校,也是印尼禁止華文教育後,第一所開放中文教學的學校。

他說:「從草創之初的篳路藍縷,在地深耕33年,是印尼境內實施正體華語教學僅有的2所學校之一,成為台灣在印尼延續優質12年國民教育,以及發展海外華語文教育的重要據點。」

許多家長對學校讚譽不絕,像是潘子玉(Wiryani)的小孩就讀四年級。她說,每天不惜花費約一小時載小孩到學校,為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學習華語環境,因為「在雅加達台灣學校唸書,就像是到台灣留學」。

潘子玉告訴中央社:「學校華語老師都是台灣人,和學生講話只用華語,因此塑造出一個全華語的環境,使學生能培養良好的華語能力。」(編輯:馮昭)11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