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施工影響捕撈 漁民盼政府協助與業者溝通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今天舉辦論壇,邀請離岸風電業者、漁會、學者等人,討論離岸風電開發的資訊公開與利害關係人參與。(蔡佩珈攝)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今天舉辦論壇,邀請離岸風電業者、漁會、學者等人,討論離岸風電開發的資訊公開與利害關係人參與。(蔡佩珈攝)

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政府大力推動建置離岸風電,風電開發卻會影響漁民捕撈漁獲,就有漁民反映,只要離岸風電施工,漁民就無法捕撈漁獲,部分開發業者單方面規畫施工時間,已造成很大影響,希望政府能促進雙方溝通。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今天舉辦論壇,邀請離岸風電業者、漁會、學者等人,討論離岸風電開發的資訊公開與利害關係人參與。

雲林縣近沿海作業漁船協進會理事長李平順說,外海架設離岸風電,因涉及打樁、鋪設纜線,嚇跑魚群,所以只要風電施工,漁民就不能捕撈漁獲,即使每個離岸風電業者來到地方,都聲稱要好好與漁民合作,仍有業者不溝通,實施、停止施工的時間,往往都是單方面告知,已造成漁民很大困擾,甚至影響生計。

他直言,離岸風電建設與漁民作業空間重疊,目前看不出海上風機對漁民有任何好處,希望業者不要將漁民視為洪水猛獸,而是當他們的好鄰居,也希望政府能促進雙方溝通。

天豐新能源開發部總監林子齊表示,離岸風電施工、營運期間必須與漁民建立信任關係及達成良好溝通,不過因離岸風電鋪設岩石,導致很多龍蝦出現,曾發現有不少漁民進入風場捕撈,離岸風電持續發展,捕撈行為也可能因此要做出調整,風電業者與漁民未來應加強溝通。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表示,離岸風電進入海域,可能對漁場、航道或生態保育等現有海洋空間,造成空間排擠效應,即使是同一個漁場,不同漁業活動和風場的衝突問題也不一樣相同,希望今日發布的「台灣離岸風電與漁業聯絡指南建議」,能促進離岸風電業者與漁民的有效溝通,降低風電開發社會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