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與近海漁業衝突 民間推「聯絡指南」促對話

汪洋中開始矗立一座座風力發電機組,或各種施工如火如荼進行。離岸風電密度高的彰化海域,漁民說漁船能作業的空間明顯被壓縮,有時候也不知哪家業者要施工,每次出海就是一次賭注。

彰化漁民黃超群表示,「動工之前我們沒有辦法,漁民沒有辦法第一時間知道他們下一步會在哪裡施工,就好比說海底電纜布放的話,他們因為不是固定的。」

同樣的情況也在雲林海域上演,漁民說曾遇過業者說饋線出問題要處理,一只公文就要他們退出海域,質疑難道這些事都沒辦法事前溝通,提早通知漁民嗎?認為共同使用海域應彼此對等與尊重。

近沿海作業漁船協進會理事長李平順認為,「是要做好鄰居,還是要當壞朋友?當好鄰居大家可以溝通,所以這個聯絡我覺得是很重要啦。」

為促成雙方對話,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編制「離岸風電與漁業聯絡指南建議」提供開發業者與漁民參考。但有溝要怎麼「通」?開發商之一的台電表態,願意主動建立管道。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回應,「有沒有船舶會出去工作這件事情,能夠在網站上做一點預告,我知道的狀況是漁民現在都是,那個智慧型手機都可以看得到,這個我覺得是可以做到的。」

國營企業願意強化溝通,也有賴其它開發商加入。這份聯絡指南將以2行業共存為基礎,對離岸風電業提出7項建議,包括建立漁業聯絡制度、海上通訊、劃設安全區和評估使用漁船作為戒護船的可行性等等。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水試所植海草面積12年增50倍 有助緩解氣候變遷
處理竹筏加固遇長浪 台東漁民落海獲救
疫情下大章魚難賣掉 台東漁民利用曬乾技術保存期可達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