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電價爭議將揭曉 不過就算搞定價格也還有總統大選變數…
離岸風電的主要開發商與協會在躉售電價費率決策會議前2天舉行了論壇,包括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與開發商CIP、投資超過百億元的中鋼都與會。(攝影 /鄭國強)
新北市八里淡水河出海口岸邊台北港的一塊空地上,豎起了一排排高達10層樓高的鋼架,從500公尺外的台15線上都看得到,現場工人正在加緊趕工,連一條平穩的馬路都沒有。這裡是世紀鋼子公司未來製造風機水下基座的大本營,目前世紀鋼已擁有16公頃土地,接下來將斥資60億再買40公頃土地。
上週五(25日),經濟部長沈榮津、風電開發商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台灣區計畫總監許乃文,以及兩家風力發電承包商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新光鋼董事長粟明德都到了台北港,在飛砂走石下聚集在一間鐵皮屋裡,那就是當天記者會的場地。
在面對風電最大開發商沃旭能源喊出「暫停」之後,經濟部長與其他幾家風電承包商一同開記者會,風電承包商主要是宣示支持政府的離岸風力發電政策,經濟部則是宣示挺產業在地化的決心。
上週五經濟部長沈榮津(中)參訪世紀鋼在台北港的碼頭區工程,當天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右)和新光鋼董事長粟明德(左)對躉售電價的看法,掀起了一陣波瀾。(攝影 /鄭國強)
這個經濟部與承包商一同開記者會的時間點很敏感,因為再隔4天,也就是1月30日,經濟部能源局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審定會將會確定費率,頗受爭議的離岸風電費率可望出爐。
現在風電開發商如CIP、沃旭的立場很清楚,就是要求每度風電的收購價必須是5.8元,但是到底最後能不能如CIP或是沃旭等開發商所願?現在沒人說得準,因為那是屬於能源局審定委員會的權限,經濟部並未直接表態,不過從開發商多次懇請經濟部支持的動作來看,要維持5.8元似乎有一定的難度。
5.1元VS.5.8元,經濟部能源局與開發商的角力...
離岸風電在去年12月趕進度,可是最後因彰化縣政府換首長而卡住,由於包括沃旭、CIP、海龍及中鋼等四家離岸風電開發商,截至今年1月2日17時台電受理申請簽署受電合約(PPA)為止仍未送件,四家業者確定無法適用2018年的5.8元費率,未來將改用2019年躉購費率每度5.1元。
受到必須改用新費率影響,沃旭因此喊出「暫時停止合約」,現在離岸風電開發商正試圖在明天能源局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審定會上翻盤,讓2019年的價格可以維持2018的5.8元。
不過值得觀察的是,照理說像世紀鋼、新光鋼等的風電承包商,應該與上游風電開發商諸如沃旭、CIP站在同一條線上,堅持5.8元的收購價格才對,但那天與CIP在同一場合,世紀鋼與新光鋼受訪時卻喊出「沒有堅持非5.8元不可」,甚至是以「競標時2塊多都願意做了,就算沒有5.8它們仍會…。」
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宣示,「不受到躉購費率的影響,不管(費率)是5.1還是5.8,我們都不會停止。」只是這番發言引起軒然大波,世紀鋼隨後緊急發布新聞稿改口聲稱:「看法無法代表整個開發商,因為承包商的成本結構與開發商不一樣,因此對整個成本看法是受到限制的。」
為什麼每度風電的收購價是5.1元或5.8元,會讓經濟部這麼謹慎,而開發商會這麼在意?
每度電價增加0.1元,台灣民眾每年將增加10億元電費?
經濟部在去年11月28日就預告一○八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草案,其中離岸風電降幅達12.71%,每度從5.8498元,降至每度5.1060元。相較於離岸風電廠商期待的5.8元有極大落差,當時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曾說,離岸風電業者可在公聽會中提出成本佐證資料,因為公告費率預計將在2019年1月底前後出爐。
在那一次的記者會中,經濟部也首度在預告躉購費率時,一併公布離岸風電躉購費率估算方式,包含國際案例成本校正、國內外開發經驗差異之成本差距、併網成本、未來成本降幅反映、台灣開發商其他需負擔成本等五個項目。
根據經濟部估算躉購費率的參數,預估106到109年平均成本降幅為2.5%,109到113年則平均為0.34%,總降幅累計8.57%。曾文生當時曾說,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價格降低,與近期市場價值有關,目前推估未來因發電成本下降,才有這些「預測數值」,若國內廠商有不同的估值,都可提供並共同討論。
對於5.1元與.5.8元的爭議,一直以來關心風電的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就提醒,經濟部如果在30日重新調漲躉購電價,只要每度電價增加0.1元,台灣民眾每年就將增加10億元電費,20年下來增加200億元,等於這些多出來的電費,全由人民埋單。
根據顧問公司DNVGL提供的美法國等風場比較表,美國第一個風場每MW建置成本是3.7億元台幣,能源局估計台灣僅1.55億台幣。(攝影 /鄭國強)
台灣要離岸風電,還是要離岸風電產業?
1月28日,「台灣離岸風電及產業發展之願景與挑戰論壇」由台灣風力發電產業協會、金屬中心、台灣綜合研究院,與立恩威國際驗證公司(DNVGL),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親自從高雄北上與會,但他並沒有像外界傳言一般,說會帶著所有的廠商大喊支持每度電5.8元。
翁朝棟接受《信傳媒》採訪時說,「對於躉購費率到底應該多少?我們不表態,但我們找一家150年歷史的顧問公司DNVGL來提供國際上的資料做比較,讓大家判斷多少定價才是合理。」
他補充一句話說,「正如經濟部曾次長所講的,我們要的是離岸風電還是離岸風電產業?若未來台灣要打國際賽,那麼一切得從頭開始學起,落實產業在地化。」
就算躉售電價有共識,接下來還有政治風險
曾文生曾經說,「躉購費率是台灣發展離岸風電要克服的問題之一,但不是全部的問題。」在28日的論壇上,面對蜂擁而上的媒體,曾文生說,「現在不要問我躉售費率多少的問題,30日躉售費率出爐後,我們會開個記者會統一說明。」
在沃旭宣布「暫停」後,目前CIP的立場是「邊走邊評估」是否繼續走下去。CIP台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受訪時並未回答「退出台灣離岸風電的躉售電價底線」,僅表示會評估各種條件來決定,「但30日躉售費率出爐後,我們會開記者會說明。」
其實這次躉售費率就算各界勉強有共識,開發商願意繼續走下去,擺在眼前的還有「政治問題」。《信傳媒》詢問侯奕愷是否擔心彰化事件重演?尤其台灣還有2020年的總統大選,萬一變天了怎麼辦?整個台灣變成一個大的彰化縣?
侯奕愷表示,CIP對於中央與地方溝通有信心,而且和國民黨、民進黨都有良好的關係,當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在馬政府任內通過,躉購電價也是在馬政府任內公布,喊出電價前高後低的機制,推動千架風機辦公室,國民黨開啟了離岸風電政策,民進黨更把它往前推,他們對台灣在追求能源自主化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