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歷史/王文玲

王文玲

十分榮幸參加8月21日-24日省統戰部、省宗教局、省宗教團體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全省宗教團體秘書長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

第一次來通化,第一次來集安,第一次來梅河。印象最深的是集安,堪稱塞北小江南,小城很美、很乾淨,整個城市就是黑白灰三種顏色構成。這裏不但景色美,更主要是抗聯英雄們在這裏的抗聯故事讓我們全體學員記憶猶新、歷歷在目,時刻鞭策著我們。

通過紀春祥教授講了“弘揚抗聯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紅色精神,紅色故事。東北抗聯精神是怎樣形成的,東北抗聯精神的豐富內涵是什麼?東北抗聯的創建歷史背景,東北抗聯的歷史過程,歷史功績,日本侵略中國14年傷亡3500萬中國人民,南京大屠殺就死去30萬中國軍民,以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劉金鐸等革命烈士為代表的眾多東北抗日英雄事蹟,聽後心如刀割,義憤填膺,鐵骨錚錚的英雄壯舉催人淚下。感人肺腑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令人難忘。又實地參觀了楊靖宇烈士陵園、東北抗聯紀念館、鴨綠江大橋、集安市高句麗博物館,集安市榆林鎮治安村烈士陵園、集安市榆林鎮治安村抗聯軍校、抗聯酒廠、紅色教育基地等遺址。觀後內心極大地震撼。

我們四天的參觀學習,聽講解,深受啟發,革命先烈們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傳承紅色薪火的決心與信念,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常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和平、幸福的年代生活久了,我們就很容易忘記過去先輩們走過的路,吃過的苦,就很難常常懷念和感激那些給我們創造今天這和平的先輩,簡單說,就會忘本,而這,無論是對一個人,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民族來說,都是讓人擔憂的。

在東北抗聯密營文化展覽館,大家參觀了展覽館裏的3000餘件抗戰遺物,這些抗戰遺物每一件都鐫刻著當年的抗戰故事,反映了當年抗戰的艱辛。講解員結合當時抗聯戰士所處艱苦的環境,按照“東北淪陷奮起抗戰”、“組建聯軍共赴國難”、“血灑白山英魂長存”、“侵華史料鐵證如山”四個部分內容,向前來參觀的群眾講述那段難以磨滅的抗戰歷史和英雄事蹟。大家駐足靜聽,詳細瞭解東北抗聯反抗日寇的感人故事,牢記東北14年抗戰的血淚歷史以及在這片被英雄用鮮血浸染的土地。

仔細想想,一百年前,我們的先輩們還在忍受著種種欺辱,而一百年後的我們,已經可以站在世界舞臺中央,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這一切不過短短一百年時間,成為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百年發展歷程,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密切地聯繫人民群眾。革命戰爭時期,即使物資緊缺,也堅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甚至有一條被子,還要送給老百姓半條。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我黨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最終目的,堅持把改革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使得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所以說,我們國家無疑是世界上最有自信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