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恢復癌前外型?醫美體雕升級,助重建乳房更自然、比癌前更美

女性不幸罹患乳癌、需要切除乳房時,許多人因感覺不再「完整」,尋求乳房重建治療,但重建後的乳房不一定能100%恢復到過去的外觀。不過,現在有機會能讓重建的乳房更自然有彈性,外形甚至比以前更漂亮。這是怎麼辦到的?

近18年來,乳癌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根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就有1.4萬多人接受乳癌手術治療,其中8,122人(56%)接受部分切除術,保留部分乳房,但也有6,566人(44%)接受全乳切除術。

然而,乳房是女性的重要象徵,全乳切除對許多女性而言相當衝擊,感覺像是老天爺在對自己開玩笑,把身體一個重要部位奪走。不少人面對術後缺損的胸部鬱鬱寡歡,甚至不再喜歡照鏡子,很難走出心裡的陰影。

隨著醫療進步,儘管早有乳房重建手術,讓病人在兼顧健康之下重塑乳房,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整形外科主任李建智指出,重建後的乳房外型最多只能恢復7~8成,主因是病人可能還需要做化、放療,使組織受到損傷。

重建的乳房不夠自然 放療也會破壞外觀

這個情形,60歲陳女士和32歲黃小姐特別有感,她們都是乳癌病人。

陳女士接受右側全乳房切除,當時同步接受乳房重建,但為了穩定癌症病情,繼續接受化療和放療。雖然病情控制穩定了,但幾個月後發現乳房重建處的部分皮膚開始產生疤痕及纖維化,造成外觀凸起,穿脫內衣還會有「卡卡」的感覺。

黃小姐則是因為乳癌復發後,雙乳必須全切除,愛美的她也同步接受雙側乳房重建手術,但總是覺得重建後的乳房上緣凹陷、不夠飽滿,到海邊穿比基尼泳衣不夠好看。

陳女士及黃小姐先後到中醫大附醫整形外科醫學美容中心求助,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黃宗君評估後,運用「超音波抽脂微創複合術」替兩人解決困擾。

升級舊有體雕技術 擴大運用於癌症重建手術

「超音波抽脂微創複合術」是什麼?這其實是運用醫美行之有年的超音波抽脂體雕技術進行升級。

李建智說,過去很多愛美人士會透過超音波去震碎脂肪、再抽吸出乳糜化的脂肪,塑造完美身形,但這項技術其實也能擴大運用在乳癌義乳、乳癌自體皮瓣、及口腔癌重建手術。「但重建癌症病人的缺損部位有更多的『眉角』。」

李建智解釋,這是因為癌症病人接受過化、放療,使身體組織容易受損、容易纖維化,導致局部循環不好,甚至容易感染發炎。若要幫助病人將缺損部位重建得更好,就必須事先考慮到腫瘤及癌症治療的特性。

中醫大附醫整形外科醫學美容中心將體雕技術升級,獨創出「超音波抽脂微創複合術」。醫師先評估超音波抽脂的細小探頭應從重建後的哪一塊組織部位進入,再進行超音波抽脂,同時保留大部分的結締組織及韌帶結構。

陳女士就透過這項技術,順利恢復自然柔軟的乳房外觀,穿脫內衣不再卡。黃小姐也透過這項技術,將發福的下半身脂肪用來填補義乳上緣的凹陷處,全身上下都修飾得更美麗,讓她和親友去海邊或泡溫泉更有自信。

黃宗君表示,因為升級後的體雕技術更加精確,不只能雕塑出更自然且理想的外觀,也能減少患者術後的腫脹、出血、瘀青和疼痛,傷口小、恢復期快,只要休息3~4天就能讓病人美美的回職場工作。

術後照顧6重點 重建癌後身心、找回自信

癌症的重建手術都需要自費,包括超音波抽脂微創複合術。為了幫助身體組織修復得更好,黃宗君提醒,病人術後照顧上有6大應注意事項,包含:

1. 充分睡眠、避免熬夜。

2. 均衡飲食、多補充水分。

3. 術後7~10天避免吃辛辣食物,以免造成重建部位腫脹。

4. 暫時不要減肥,以免脫水影響復原。

5. 避免吸菸和二手菸。

6. 持續追蹤腫瘤。

由於病人本身有癌症在身,李建智呼籲患者應經過腫瘤治療團隊同意和認可,並確認病情穩定之後,再選擇合格的醫療院所及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操作重建手術為佳。

「整形美容醫學的最終使命是,幫助癌症病人重建生命以外,也重建他的身心,減輕手術帶來的衝擊,保有美觀自信與生活品質,找回原本的人生,甚至幫助他的外型變得比以前更好,才是最高等級的醫療,」李建智這麼強調著。

延伸閱讀:

乳頭癢原因不只懷孕、哺乳,乳頭癢恐是乳癌?4點檢測

奧莉維亞紐頓強乳癌復發病逝,醫師:癌後6~7年仍為復發小高峰期

乳癌影像診斷,AI拚不過真人醫師 兩者合作判讀,準確率最高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