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少梅產銳減 中央地方媒合創造花蓮「梅」好產業

112年梅子聯合行銷,縣長與參與來賓聯合釀製梅酒。(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112年梅子聯合行銷,縣長與參與來賓聯合釀製梅酒。(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目前正值花東梅子產季,但雨水不足,富里鄉青梅減產一半,包括花蓮縣府、農糧署東區分署合力協助梅農,除了提高保價收購價格,並轉型梅子加工,自創梅酒品牌等,季節限定的農遊體驗,近年也成為熱門行程,四月連假即將到來,許多遊客糾團,要到梅子產地,享受「梅好的一天」。(劉敏娟報導)

今年缺水,富里鄉梅子減產。(圖:劉敏娟攝)
今年缺水,富里鄉梅子減產。(圖:劉敏娟攝)

梅子是花蓮富里鄉重要農作之一,種植面積約有70公頃,其中50公頃採有機栽植,今年初到現在,雨水嚴重不足,導致農作生產受到影響,包括三、四月採收的花蓮箭竹筍和青梅都延後採收,其中青梅產量減少一半左右,為了協助梅農,包括花蓮縣政府以及農糧署東區分署持續積極協助梅子產業行銷推廣,媒合蜜餞工廠竿採梅保價收購,今年收購價格增加了2元,另外,富里鄉農會首次推出梅酒品牌「森釀」,以有機栽植認證的梅子加工釀造,希望創造另類商機。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說明:「森釀品牌是響應花蓮徐榛蔚縣長有機政策,把荒廢梅園重新復甦,改採有機栽培,今年進入第四年,品質優良,產量逐年增加,打造季節限定的新產品。」

花蓮縣長徐榛蔚說:「每年的梅子季、金針花季等各種節令活動,都是為了呼籲民眾吃當令、用在地,響應永續、淨零政策,減少碳足跡,歡迎各地遊客來賞梅、摘梅、釀梅、品梅,創造美好故事,聊到梅玩梅暸!」

富里鄉農會將梅子加工多元商品,也應用在各式料理與烘焙食品。(圖:劉敏娟攝)
富里鄉農會將梅子加工多元商品,也應用在各式料理與烘焙食品。(圖:劉敏娟攝)

農糧署東區分署徐煇妃也推薦青梅農遊行程,她表示:「梅子富含礦物質、有機酸等,對人體健康有幫助,花蓮有純淨環境,種出的梅子品質安心,春季最適合踏青採梅,可以向農會報名梅好的一天產地之旅,享用梅子大餐,品嘗各式梅釀產品,一定會有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