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長張麗善參選登記 規劃為未來「2030 前進雲林」

【民眾網編輯梁家仁/綜合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2號)在雲林20鄉鎮眾多鄉親的支持鼓勵與期盼下,完成下屆雲林縣長的參選登記,並公佈參選核心理念「雲林上場  加速前進」,及「2030  前進雲林」。

雲林縣長張麗善登記參選。(圖/張麗善競選總部提供)
雲林縣長張麗善登記參選。(圖/張麗善競選總部提供)


張麗善表示,雲林曾被定義為台灣的糧倉,然而,正因為雲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導致中央政府在訂定台灣整體的發展版圖時,也一直將雲林定位為「農業縣」。當政府於1966年在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區」,帶領台灣邁入工業化之時,雲林未能搭上這班經濟發展的列車。當政府於1980年設立「新竹科學園區」,致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時,雲林也同樣錯過。先前13年的執政團隊,面對雲林的發展困境並未深切反省,反而繼續以農業作為雲林發展唯一的核心。為了讓雲林不要再缺席,期盼雲林能從傳統的農業縣有所改變,張麗善的施政目標,要逐步將雲林轉型為宜居宜業的農工商科技城。四年前參選時的主要訴求「雲林上場」,經過這四年來的努力,如今可以驕傲地說出:「雲林已正式上場!」

打造能讓雲林子弟回鄉、生長的就業環境,張麗善在過去四年積極改造投資環境、推動經濟發展。張麗善:「光是這四年間,就已成功吸引超過1,777億的投資。舉例來說,封測大廠「矽品精密工業」將在中部科學園區雲林縣虎尾園區興建新廠,第1期工程將於今年第4季動工,未來總投資金額達975億元,可創造354億元營業額,及2,800個就業機會。」臺灣的強項在於半導體產業內的IC製造與IC封測,在雲林縣府團隊努力下,矽品的投資代表半導體產業已正式進駐雲林,雲林也從傳統的農業縣逐步邁向轉型為「農工商科技城」。

改善投資環境、創造就業機會所帶來的實質成果就是所得收入的增加。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過去四年來,雲林每戶的總所得平均增加約15萬,算下來每年增長36,000元,每人均可支配所得四年來共增加了5萬元。

雲林縣長張麗善與民眾互動。(圖/張麗善競選總部提供)
雲林縣長張麗善與民眾互動。(圖/張麗善競選總部提供)


政策聚焦長遠發展「2030前進雲林」
30項政績 30項施政願景 2030雲林轉型成功
 
大家都知道,過去李國鼎、孫運璿等人都是以10年、20年、30年的眼光擘劃台灣的經濟發展藍圖。正因他們的高瞻遠矚,所以如今我們擁有全世紀最強健的半導體產業,甚至被稱為「護國神山」。同樣的,張麗善在進行縣政施作、發展規劃時,聚焦的也不是短短的未來四年,而是更長遠、2030年時雲林的樣貌。
 
張麗善:「這四年來的政績可說是琳瑯滿目、不勝枚舉。經過篩選後,縣府團隊總共整理了30項重要政績。」當中包括為了照顧長輩,我們廣設長青食堂,共達156處,全國使用率最高;為了提升居住安全,我們全面協助裝設住警器,普及率達9成7;為了改善中小學的上課品質,我們雲林縣是全台第一個做到「班班有冷氣」的縣市,裝設冷氣同時也大幅改善濁水溪揚塵對學童的影響;雲林空氣品質的改善率是全國第一,連續兩年空氣品質改善評比全國特優;更首創ZWS系統,處理生活廢棄物,讓雲林鄉親無需陷入焚化爐所引發的各項爭議。

雲林縣長張麗善與競選總部同仁合影。(圖/張麗善競選總部提供)
雲林縣長張麗善與競選總部同仁合影。(圖/張麗善競選總部提供)


針對未來施政願景藍圖,張麗善也表示:「過去四年雲林已正式上場,未來我們將繼續加速前進。我們將以『智慧經濟』、『低碳永續』、『安全健康』、『共融發展』四大面向作為未來30項政策的核心主軸。」讓雲林在2030年時,成功轉型為100%、成熟的「農工商科技城」,讓雲林於2030年時,成為不管是工商業界、年輕學子、新年創業家,或是立志於科技農業的新創小農們,都渴望前來就學就業、成家立業、實現理想,或是退休養老的美好園地。
 
張麗善最後感謝過去四年來鄉親給予機會,讓雲林擁有正式上場的機會。並希望能夠繼續帶領「雲林上場 加速前進」。讓雲林於2030年時,成為全台都亟欲前來就學、就業、創業、生活與養老的好所在。

競選總部主任委員林文瑞、雲林縣長張麗善、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圖/張麗善競選總部提供)
競選總部主任委員林文瑞、雲林縣長張麗善、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圖/張麗善競選總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