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推動農藥殘留質譜快檢機制

張縣長等聽取瑠公基金會農業檢驗中心副主任陳靖瑋說明「質譜快速篩檢技術」。(記者劉春生攝)
張縣長等聽取瑠公基金會農業檢驗中心副主任陳靖瑋說明「質譜快速篩檢技術」。(記者劉春生攝)

▲張縣長等聽取瑠公基金會農業檢驗中心副主任陳靖瑋說明「質譜快速篩檢技術」。(記者劉春生攝)

雲林縣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區,為落實源頭管理,降低蔬果農藥殘留,雲林縣大力推廣「質譜快速篩檢技術」協助農友田間蔬果上市前檢驗,縣長張麗善五月二十七日下午前往二崙鄉農會,瞭解農藥殘留質譜快速篩檢機制及目前推展情形,縣長張麗善請農友多多利用質譜快檢,自主檢驗合格再上市,確保自己的權益,也擔負起消費者食的安全。

動植物防疫所所長廖培志說明,雲林縣原僅有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設置質譜實驗室區檢中心,農民送檢較為不便費時,為提升檢驗結果即時性,即時確認田間農作物農藥殘留情形,在農業部農糧署協助下,目前已於雲林縣二崙鄉農會及土庫鎮農會設置質譜快檢前處理站,並自去年十一月起,農業部農糧署補助財團法人臺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建置「質譜快檢行動檢測車」,於蔬菜採收期加強於二崙鄉農會駐點服務。今年亦預計於崙背鄉草湖合作農場、西螺鎮安定果菜生產合作社及莿桐鄉農會等三處增設前處理站。

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農業檢驗中心副主任陳靖瑋指出,「質譜快速篩檢技術」是由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研發,為當今最快速的農藥殘留檢驗技術,除準確性近似化學檢驗法外,亦縮短檢驗時間至一天以內,輔以簡訊通知檢驗結果,即時攔截問題蔬果,讓農友生產的農產品安心且快速地上市。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產地,每三把蔬菜就有一把來自雲林,我們肩負國人食的安全,所以針對農民所生產的蔬菜,希望在第一個時間就掌握有沒有農藥殘留疑慮,避免蔬果送到西螺果菜市場後或送到臺北農產公司後,才發現農藥殘留超標,而得進行銷毀造成農民損失

縣長指出,除二崙鄉農會及土庫鎮農會外,今年將於崙背草湖、西螺安定及莿桐農會等三處再增設前處理站,讓農民就近就地送檢,提高檢驗的效率。早上九點送來,下午三點透過第一線的檢查,再加上二次確認後,確定沒有任何農藥殘留,就可以進行採收,將農作物送到果菜公司去運銷;假設出現農藥殘留超過標準,那農民就接受安全用藥輔導,往後等到整個農藥已經完全消退後,再來進行採收,這不僅確保農民的收益,也確保所有消費者能夠吃到非常安全無毒的蔬菜,這就是我們農業大應當擔負保護消費者的一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