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發「救助米」有米蟲 全面回收換發新米

白色的米粒、中間夾藏幾個黑點,仔細一看都是米蟲。

雲林縣府發送給長青食堂的「救助米」被發現有米蟲,負責碾製代送的西螺鎮農會,27日宣布全面回收,但是4萬多包的白米已經發出大約一半。

虎尾鎮安溪里長蔡朝忠表示,「載來的時候,有些散裝,裡面就有看到米蟲在裡面爬,因為這米很多,也要吃上幾個月,吃幾個月要放久,天氣又熱,怕會越生越多。」

新鮮的米直接裝袋,農會碾米廠仍正常運作。農糧署為了協助各縣市政府社會救助,2003年開辦發放救助米給救助戶與長青食堂,至今已經20餘年。

雲林縣今(2024)年共申請4萬1916包5公斤裝的社會救助糧,西螺鎮農會研判,是因為最近高溫天熱又潮濕,公糧才長出米蟲,將無條件替換新米。

西螺鎮農會碾米廠廠長廖宗義表示,「農會也本著負責的態度,有長米蟲部分的米,農會會全部幫他們替換,我們就是無條件的替換,我們就換當期米這樣。」

收到白米的民眾,營養師建議可從外觀、氣味來判斷米是否已經潮濕變質,若變質可能含有黴菌毒素,就不建議食用。

亞大醫院營養師黃子芹提醒,「一般正常的米應該是要白色的,但長時間儲存下來的話,可能外觀會變成黃色。然後也可以看它的氣味,就是聞起來可能會有些油耗味,這些都可能是米已經變質的現象,會產生一些黴菌毒素,像是黃麴毒素,它是屬於一級致癌物。」

西螺鎮農會強調,雖然並非每一包米都有蟲,但為讓大家安心,將全面提供退換貨服務,並且改發今年最新的一期作稻米。為了避免米蟲情況再發生,將考慮調整碾製與提領的時間,改在冬季低溫期間。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莿桐楊桃全盛百頃現僅3成耕種 農會助產銷盼傳承「美人桃」美名
蒜頭受雨水損害、採收期缺人手 雲林縣調派11位受刑人協助
提振國人食米量 農委會鼓勵米穀粉取代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