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長與5萬多名國中小師生共進蔬食餐 吃出健康保護地球

【記者 蘇峯毅/雲林 報導】雲林縣長張麗善15日參加「515蔬食chill一下」活動,與全縣5萬多名國中小師生共進蔬食營養午餐,同時示範由雲林縣內學校營養師設計的「野菇甘藷炊飯」蔬食;張麗善縣長請大家「吃當季、呷在地」減少食材運送碳足跡淨零減碳,吃出健康與活力。

雲林縣內13位公職營養師配合蔬食日活動,發起515蔬食日,以雲林在地當季新鮮蔬食如地瓜、高麗菜、豆皮等食材,創新設計營養又好吃的營養午餐蔬食菜單,全縣185所國中小學校今天同步供應該營養午餐,並於北港鎮建國國中發表,雲林縣長張麗善、北港鎮長蕭美文、鎮代會主席黃美蘭等出席品嚐佳餚,並為參與活動營養師加油打氣。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是台灣的糧倉,最大蔬果、畜產中心,配合農業部每個月15日的蔬食日,縣內營養師用在地當令食材調配營養美味營養午餐,主食「野菇甘藷炊飯」包括了高麗菜、北港麻油、水林的地瓜等食材,烹調過程就能感受食材天然香味,好吃又營養,同學吃的津津有味。

張縣長指出,透過蔬食及吃當季吃在地觀念推廣,減少食物運輸碳足跡,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是每個地球公民應盡責任,請大家一起響應蔬食活動。

雲林縣府教育處長邱孝文表示,515蔬食日活動由建國國中營養師楊琇棻等13位公職營養師發起,結合食農教育、當季在地食材,設計出好吃又健康營養的午餐菜單,做為學校營養午餐,展現營養師專業與用心。

邱孝文處長表示,雲林縣內國中小營養午餐採公辦公營自設廚房自行供餐,學校與廠商簽定合約時就規定須以供應當季在地蔬果為主要食材,由本縣現任27位學校營養師,輔導各學校營養午餐安全衛生,並朝著在地、專業與食農教育結合規劃營養午餐政策,讓學生認識在地農特產,及食物特性。

教育處指出,雲林縣內各級學校也與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共同合作,由基金會提供一半的經費向本縣有機農戶購買有機米提供全縣國中小每週一次有機米,目前分階段試辦中,114年會全面推動。

建國國中營養師楊琇棻表示,今天全縣學校午餐同步供應蔬食餐,以「吃當地,食當季」為菜單設計原則,其中「野菇甘藷炊飯」好吃又簡單烹調,在家也能做,符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環境保護、良好健康生活、經濟發展、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四項指標。(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