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長選舉】民進黨執政的外溢效應 牽動選戰結果

▲代表藍綠出征角逐雲林縣長的兩大候選人李進勇、張麗善。(圖/記者郭春輝攝,2018.10.01)
▲代表藍綠出征角逐雲林縣長的兩大候選人李進勇、張麗善。(圖/記者郭春輝攝,2018.10.01)

半年前,爭取雲林縣長連任的李進勇,民調高出國民黨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達10多個百分點,沒想到隨著選舉日的逼近,藍綠兩強實力逐漸拉近,雲林政壇評估,這場縣長寶座之爭,似乎重演四年前歷史,勝負未定,更具可看性,決戰點在於難以捉摸的民進黨執政的「外溢效應」。

雲林縣長登記參選的四人中,包括爭取縣長連任的民進黨籍李進勇,以及再度角逐縣長寶座的國民黨籍立委張麗善,二度參選的無黨籍牙醫師林佳瑜及無黨籍的前立委王麗萍,不過一般評估仍是國、民兩黨的對決。

這次雲林縣長選舉,充滿戲劇性,由於李進勇在上一次選舉大贏張麗善逾五萬票,如今又以現任優勢爭取連任,而國民黨稍早人選未定時,不被看好的水利會長林文瑞表態參選,當時已被認定勝負已定。

李進勇不穩當張麗善快趕上2
李進勇不穩當張麗善快趕上2

▲李進勇、張麗善隨著選舉日的逼近,如今藍綠兩強實力逐漸拉近。(圖/記者郭春輝攝,2018.10.01)

沒想到後來選情驟變,立委張麗善再度表態參選,且不但獲得提名,甚至勸退了林文瑞,營造國民黨大團結,準備再度迎戰「勇伯」。

不過張麗善再度角逐縣長之初,由於張家班內部紛擾,並無氣勢,而當時的內部民調,遠達落後李進勇10多的百分點,加上張派大老張榮味因案入獄受刑,群龍無首,而國民黨各鄉鎮呈現「破盤」現象,比氣勢,比實力,張麗善還是差李進勇一截。

然而選局多變,這段期間張麗善主打的農損災害補助、水井規費徵收議題,以及她提出的政策讓選民有感,民調逐漸回升,引起李陣營的關注。

不過,李進勇雖然與立委蘇治芬、劉建國之間有芥蒂,政績平平,但並無重大過失,且為人仍獲得朝野肯定,因此黨內的凝聚力仍在,選情評估還算穩定。

政壇觀察家分析,其實目前藍綠仍維持住基本盤,李進勇仍被看到,關鍵在於年底這一戰與四年前不同,執政的是民進黨不是國民黨,李進勇要背負中央「改革」及執政不利的包袱,也就是與他無關的「外溢效應」。

四年前,國民黨執政中央不利的「外溢效應」讓李進勇獲利,如今換他要承擔民進黨執政的外溢效應,而當時張麗善受到政治海嘯波及,如今可能獲得補償,政治雖然現實,但似乎很公平。

政治「外溢效應」很難評估強度,在雲林縣的波濤可能只是漣漪,也可能是狂風巨浪,但它確實是影響年底這一戰的危險因子。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報導
影/好貼心!國軍服裝供售 推宅配到府服務
影/鋁梯掉落國道 殃及多車底盤毀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