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青農安養老牛 列高職教科書

雲林青農林家良安養水牛「阿樂」的真實故事,成為高職英文教科書的課文,他展示課文給阿樂看,但老牛只想吃草。(周麗蘭攝)
雲林青農林家良安養水牛「阿樂」的真實故事,成為高職英文教科書的課文,他展示課文給阿樂看,但老牛只想吃草。(周麗蘭攝)

雲林青農林家良返鄉回土庫鎮耕田,自力成立老牛安養中心照顧退休老牛,目前安養「安心」、「阿樂」、「阿來」3頭水牛,其中「阿樂」的故事引起教科書出版社注意,把阿樂和林家良的真實故事寫成英文課文介紹給高職學生。

林家良以前沒養過牛,小一那年,父親交代以後田地就交給他負責,27歲失去父親的他獨自打拚,一度到外縣市謀生,直到32歲回土庫種四分田並命名「回鄉米」,做「回家釀」醬油。

2018年一位原本就在搶救老牛的朋友問林家良可否幫忙安養老牛?沒有經驗的他一口答應,因養在自家門前,但牛時常逃跑蹂躪鄰人的田,他決定籌設水牛安養中心,2022年啟用,他每天親自收甘蔗葉、牧草餵牛,最近有一家公司還會送來玉米葉給牛試吃。

2022年來自新店的13歲水牛「阿樂」被送來,原主人是位中風長者,林家良說,牛被送來後,他就解開牛環、牛繩,代表對牠們一輩子有約定,再辛苦也養到終老。

一家高職教科書出版社從新聞報導得知阿樂與林家良的故事後,希望高職生也能透過學習英文獲得生命教育意義,向林家良請求授權,他一口答應,很高興更多人認識阿樂,該篇課文最近已撰寫完畢,林家良特意拿給阿樂「看」,阿樂一聽主人召喚就起跑,人、牛感情很好。

老牛安養之家的3頭牛平日睡飽吃、吃飽睡,又有水池可玩泥巴,過得相當愜意,林家良也開放民眾看牛、餵牛,只要求遵守一個規矩:餵牛剩下的甘蔗葉、牧草要收拾乾淨,留一些給別人餵。

林家良目前也已申請擴大飼養,最多可容納12頭水牛,預計8月動工擴大安養之家,並打造水牛教室、農具文物館,讓民眾更深入了解農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