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救護車首創 配備2大急救利器

雲林縣消防局3月起率全台之先在救護車全面配備自動給氧器、潮氣末二氧化碳分析儀,除在急救過程中穩定提供病人每6秒一次氧氣量,也能透過儀器數字精準監控急救品質。

雲林縣消防局救護車除全面配置自動體外心肺復甦機,3月起再提升呼吸道處置設備,打造救護車成為智慧行動急診室,接軌國際急救水準,也創下全台先例。

消防局指出,在無自動給氧器時,急救院前心跳停止病人(OHCA)除使用自動體外心肺復甦機,還需人工手動按壓甦醒球給予人工呼吸,有了自動給氧器後便可在急救過程中,穩定提供病人每6秒給1次適當的氧氣量,救護技術員也能騰出雙手做其他事,例如給予急救藥物。

潮氣末二氧化碳分析儀則可讓救護技術員透過數據監控急救品質,數據0,代表病人可能有異物梗塞情形;數據大於15,代表CPR品質良好;數據突然大幅上升超過30,代表病人可能恢復自發性血液循環,應給予復甦後照護。

消防局表示,藉由這2項急救利器急救處置品質更穩定,救護技術員繫好安全帶專心監測OHCA病人,出勤更安全。

消防局解釋,救護車的急救品質不穩定是因救護車艙內有其空間侷限性,車輛行進中加減速都會影響救護技術員急救品質,他們也常會在車艙發生碰撞傷害。

雲林縣消防局今年1月已辦理潮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器、自動給氧復甦機操作訓練,訓練完畢後全面配發至全縣24個分小隊,提高OHCA病人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