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豹事件暴露永續政策的偽善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雲豹能源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雖然當事人辭去董座位置企圖斷尾求生,但政府推動新能源和永續發展政策所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

蔡政府長期以來宣稱環保、非核、淨零碳排路線為優先的執政目標,積極推動清潔能源,言必稱永續、環保、非核,但這次雲豹能源事件暴露出了真相,在陳義甚高「國王新衣」的背後是偽善、貪腐、政治鑿痕。

這回總統大選充斥著意識形態之爭,在許多似是而非話語的包裝下顯得格外眼花繚亂。在此混亂狀態下,幾乎完全看不到未來曙光,產經、社會、科技、教育皆然。偶有媒體報導淨零碳排、清潔能源技術、永續和ESG議題,但仍然讓人感覺台灣的產業政策及科技政策充斥著跟風但不顧客觀條件的宣傳,但一廂情願的「偽善」之下也掩飾不了其間重重的政治鑿痕,其中「風光」發電所產生的爭議和雲豹能源的不尋常操作更顯得台灣能源政策的謬誤。

民主政治是「弱肉強食」的系統制度,政策及社會治理講實力,資源有限、科技能力堪虞卻震天價響、無限上綱的搞永續必是「事不尋常必有詐」!政府利用媒體廣為宣傳、吹噓的新能源政策、碳權交易平台、氫能和產學國家隊「們」都是政策誤導永續發展的明證!

先說今年政府強推的氫能政策,宣稱2030年氫能將占台灣能源組合7-12%。政府相關部會不但沒有說明這樣高比例氫能如何達標,而氫能相關的存儲、運輸、甚至危機管理都全無著墨,而氫能供需之間的信價比也都沒有提起。日本朝野投資氫能開發半個世紀但其結果仍乏善可陳,台灣有何特異功能可以超越這些已深耕多年的國家?

碳權交易是另外一項「外行領導內行」的行當,看不到任何前瞻視野,但充斥著大肆吹噓、自我感覺良好的政策規畫。搞碳權交益是「量變產生質變」的自然演化作法,美國2010年前後曾在芝加哥期貨市場附設了「全球碳交易平台」,但因統一標準計價及政策共識的問題而告終!台灣跟風搞碳權交益,不但「交易量」不足也沒有全球化的配套措施,坐實了大內宣的無良政策。

總統大選在即,檯面上的總統參選人總愛誇誇其談新能源科技及永續發展以爭取更多的選票,但受限於自身領導力和幕僚專業能力不足,在科技政見上多停留在「國家隊、仿矽谷僵屍、人多好辦事」的境界上,絲毫不見應有的前瞻視野。大選期間,沒有任何參選人為未來能源、永續政策清楚表態,令人沮喪!

新能源和永續經營的領域投資風險極高,絕非善茬,一念之差影響至巨,故必須審慎評估不冒進。但在台灣能源和永續政策波濤洶湧的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偽善」及政治操作!若為政者心存善念願意重新調整,乃全民之福:但若另有所圖任由偽善、投機倒把分子胡作非為,打著環保和永續經營的旗號搞狗屁倒灶或斂財之實,則是災難性的結果,為政者能不慎乎!(作者為陽交大學科技管理所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