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春鬥》回歸! 鄭宗龍、蘇文琪、王宇光開展舞者不同身體模樣

雲門舞集今年再次啟動培育眾多編舞家的「春鬥」平台,將呈現蘇文琪與王宇光各自為雲門舞者編創的兩支作品,藝術總監鄭宗龍則推出首部影像作品《身土》。鄭宗龍表示,睽違6年重啟「春鬥」,一方面是「傳承」羅曼菲留下的平台,也希望「創新」,透過不同編舞家為雲門舞者開展出不同身體可能性。

歷經雲門兩團合併、疫情來臨,「春鬥」暫時畫下休止符。時隔六年後,雲門藝術總監鄭宗龍決定重啟「春鬥」,為「春鬥」帶來新的面貌。

鄭宗龍說,「春鬥」最初是羅曼菲創立,提供年輕編舞家發揮舞台,今年適逢雲門劇場在淡水落腳十年,重啟「春鬥」,一方面傳承這樣珍貴的平台,一方面希望創新,不再侷限年輕編舞家,而是希望由有經驗編舞家,為雲門舞者開展更多身體的可能性。鄭宗龍:『(原音)我覺得傳承是這個平臺的存在的必要的事情,但創新是可能就要交給兩位創作者,用不同的觀點來看這個時代的身體,應該要什麼樣的來跳舞,來舞動身體這樣子。』

鄭宗龍個人也參與這次「春鬥」,不過卻是邀請知名影像創作者全明遠,聯手打造個人首支純影像創作的作品《身土》,透過微距高速攝影鏡頭,展示舞者細微毛細孔、皮膚皺紋,探索身體,有時也讓觀者有一種荒蕪的感覺。

編舞家王宇光過去也曾是雲門2舞者,十年前參與過「春鬥」表演,這回則以編舞家身份「回娘家」,最大感想就是在雲門劇場排練太幸福了。王宇光此次為「春鬥」

創作了《Be there》,是一部帶有明亮色彩的舞作,但同時又極具戲劇感。王宇光說,他希望翻轉大家習慣性從觀眾席觀看舞台的視角,反過來呈現舞台上凝視觀眾的狀態;另一方面呈現舞者在當下不斷切換身體性格的模樣與流動的色彩。王宇光:『(原音)我可以跟這5位舞者來找看看他們各自的身體樣子性格,有沒有辦法在作品中不斷的切換跟改變,來找到一種可以不和諧,但是有一樣比較像是在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顏色,但在移動當中,這些色塊一直在混混淆的狀況裡面,成為一種動態的顏色,所以是這一次想要去嘗試的。』

編舞家蘇文琪過去主要是探索新媒體與身體相關創作議題,這次有機會實際與5位不同年紀的雲門舞者一起密集排練,對她來說是很特別的經驗。蘇文琪說,舞作《可以是無題》想探討台灣面臨板塊不穩定帶來的地震等自然災害,同時隱喻台灣夾雜在大國勢力之間的現況,舞者的身體如何反應?

另一方面,蘇文琪也觀察到,舞者中不少都是出身手機世代,在他們身上,實體與數位空間的轉換幾乎沒有時間差,這些觀察也被她放入作品結構中,看似一段一段非常破碎段落,可是舞者卻能輕鬆自在穿梭其中。蘇文琪強調,她特別用很溫柔的方式處理當中的斷裂感,希望用創造一種溫柔速度,反應這些溫柔其實乘載了我們凝視傷心的時間。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口碑爆棚!雲門鄭宗龍《毛月亮》TIFA票房完售再加開
雲門劇場10週年 「春鬥」再起
雲門、朱團等6團隊 入選文化部113年度「台灣品牌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