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庫存好產業 避開存貨過高的未爆彈

-

【吳旻蓁╱先探2210期】

往年,第三季原本是台股中多數產業的旺季,然而今年自第二季以來,伴隨疫情紅利退散,不少產業從多數電子股乃至於航運、原物料、石化等都開始陸續傳出砍單的消息,供過於求的狀況也導致上下游供應鏈業者庫存節節攀高,第三季旺季不旺已成定局。

由於產業基本面動能不佳,半年報的優勢也已過,預期相關個股營收與股價都將持續反映這些利空的衝擊,且更關鍵的是,專家指出,如果接下來幾個月清庫存的效果不彰,預期最快則在第三季底,恐又會有一次針對明年初訂單做調整的動作。產業中又以筆電、電視、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首當其衝,像是筆電大廠華碩第二季財報庫存,就從第一季的一九三三億元直接突破兩千億元大關,來到二○六一億元;且庫存壓力也持續從下游業者往上游延燒,明顯衝擊到IC設計業者的營運表現。

庫存去化成為首要目標

要體現庫存壓力的大小,最具體的指標就是各家公司的庫存周轉率及庫存周轉天數。庫存周轉率意即企業在特定期間內,平均銷售的次數,當庫存周轉率趨勢上升,代表公司存貨打消很快,市場需求或存貨控管能力增強;反之,則代表存貨消耗減緩。而庫存周轉天數則是指一家企業在特定期間內,消化存貨的所需天數,也就是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把貨品賣完,當庫存周轉天數越短或下滑,代表公司存貨打消快,也就表示此公司把貨品變現的效率越高,否則代表公司把貨品變現的能力下降。

進一步攤開IC設計業者財報檢視,可以發現今年的庫存周轉率明顯較去年下滑,而庫存周轉天數則拉長許多,手機晶片指標股聯發科(2454)去年第二季的庫存周轉天數僅六七.九一天,今年第二季已達九四.七九天;此外,需求下滑嚴峻的驅動IC廠敦泰(3545),今年第二季的庫存周轉天數來到二四五.九五天,對比去年同期的僅五八.七一天大增超過三倍。面對高漲的庫存,從指標大廠聯發科、聯詠(3034)到中型業者義隆(2458)、天鈺(4961)等,皆指出庫存調節至少要二到三個季度,使消化庫存已是當前IC設計業者的首要目標。

至於庫存何時消化完畢,業界多認為,全球經濟環境仍是主要觀察重點,尤其現階段通膨尚未見頂,消費端買氣縮手下,短期復甦不易,而現階段行情複雜,且隨著半導體產業獲利進入調整期,操作與選股的難度再增加,但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當市場在擔憂庫存危機的時候,又有哪些產業是零庫存?

矽智財(IP)產業當然就是代表之一。IP業者的營運模式是以簽約授權金與量產權利金為主,也就是當IC設計、晶圓代工等客戶需要用到IP時,就會向IP業者購買IP授權來使用,也因為IP業者不自行生產晶片,頂多就是代替客戶投片的Turnkey業務,因此也不需面對產品賣不出去的庫存壓力。由此來看,台股中從IP三雄力旺(3529)、M31(6643)、晶心科(6533)乃至於創意(3443)、世芯KY(3661)、智原(3035)等概念股近期也都有陸續獲得資金關注;此外,這個概念亦可擴散到影視相關的IP股。